数字城市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实现城市信息化。
信息化与城市化的融合,已在国内许多城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经济日报》日前刊发的数字北京、无线厦门以及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市民一卡通等,正是我国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的典型。
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能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数字城市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与城市治理融合,提高了管理水平。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助于改进和优化政府工作流程,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和政府工作透明度,促使城市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理、社会等信息资源,建立各种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为城市居民、企业等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公平、公正的服务,能大大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运行效率。
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融合,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与协调,整体上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效率和质量。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创建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创新能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带动软件、数字内容、咨询服务等服务产业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化与社会事业融合,加快实现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社会共同参与的各类网络教育和就业培训,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大军,实施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创造了条件。社区医疗网络、应急保障系统、电子病例、远程医疗和培训,方便了群众、降低了看病费用、提高了医疗保健水平。社保一卡通、低保信息系统、城乡一体化社保信息系统,有助于早日实现全国统筹、让社保实行全国自由转移。数字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网络与文学艺术的交流融合,极大地催化了创作的动力,方便了文学艺术的交流和发展,为城市文化事业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平台。
信息化与百姓日常生活相融合,改变着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电子商务的兴起,增加了便捷的购物渠道,同时又为买家货比三家、扩展选择和卖家推销产品搭建了信息平台,成为城市商业活动的新环境。12315、市长信箱、呼叫中心为消费投诉、反映问题和建议、家政服务、应急保障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网络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