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参加河南省公安厅组织的初任、警衔晋升和各种专业培训班,民警本人首先要通过“河南省公安民警训练网上报名系统”上传个人信息,由省辖市公安局审核后网上提交省公安厅政治部。这一系统已经在22期警衔晋升培训班中培训的3681名学员中得到了应用。
从报名参训的第一步开始,民警就进入信息化应用的过程。这是河南省公安厅对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的创新举措之一。河南省公安厅组教处负责人说:“不懂信息化、不会网上报名,就无法参加省厅组织的各类培训,无法取得相应的培训成绩,继而影响到所在县、市的培训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民警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化知识。”
该报名系统设置了调查问卷,民警可以就培训内容、教学方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省公安厅政治部根据学员报名时录入的个人信息,可以提前掌握本期培训班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效果。
对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做出了三项改进:一是制订信息化应用培训大纲,细化具体培训科目和内容,确保培训内容符合基层实际,贴近工作实战。二是建立连接公安网的信息化电教室,保证信息化应用教学和上机训练的顺利进行。三是明确规定司晋督培训信息化教学不少于35课时,衔级内晋升培训不少于30课时。目前,开封、洛阳警校分别建成了60台电脑连接公安网的信息化电教室,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建成有520台电脑的电教室供警衔晋升班使用。
今年,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决定,把参训民警的信息化考核成绩与所在单位的信息化练兵绩效考评挂钩,以此检验各地信息化练兵成效,激发民警的信息化练兵热情。为此,省厅专门研发了“河南省公安民警信息化应用考核系统”,全面测试民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安全保密、文字录入、文档编辑、信息查询、应用系统使用等技能,试卷随机生成,成绩当场公布。年底培训任务完成后,各地所有参训民警的信息化考核平均成绩,将作为年度信息化练兵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信息化应用考核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调动了参训学员的积极性,他们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主动上机训练,有的信息化电教室直到夜里11点仍灯火通明。在7月23日第157期司晋督培训班信息化应用结业考试中,全班187名学员中有36人取得了100分的优异成绩,合格率达到99%%。 本报记者 苏银海 通讯员 刘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