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柳州市在数据采集管理和信息研判应用上,实现了既有资源的优化组合,信息数据库建立日益完善,并利用数据库信息实现城市的综合监管,使得柳州市创立“平安城市”有了具有科技支撑的保障。
“天网”布控城镇边角
目前柳州市区已建成路面监控点540个和监控室43个,辖区六个县县城建成路面监控点400多个,加上由社会自行建设管理的一万多个外网监控点,整个柳州市已安装的监控点达2万个以上。
已经初步建成的“天网”监控系统,形成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和城市应急联动中心为依托,覆盖社会各行各业和重点部位、主要路段、重要场所的电子视频监控网络体系。“天网工程”的监控室分布在柳州市公安机关的指挥中心、公安分局、交警、刑侦、巡警支队以及各派出所,通过监控室的显示屏,值班民警可以把辖区路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一旦有警情,路面警力就可以闻“警”而动,赶赴案发现场。同时,率先开发“警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了案件办理、110接报警、社区警务、电子政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利用科技进步优化组合警力资源,形成提高破案效率、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的“地线”。
制度创新推动“海量库存”
柳州市公安部门在科技强警建设中,通过具体分析柳州市现状和财力,明确“急用优先、共享优先、基层优先”的建设思路和“边建边用、重在应用”的工作原则,提出了“起步高、投入少、见效大”的柳州模式。
目前,柳州市公安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市县公安三级网、市区和鹿寨县公安接入网扩容到百兆,通过购置小型机等设备,实现系统与数据的集中存储,提高了运行速度;共配备计算机3799台,配备率达到91.7%,配发数字身份证书3985份,配发率达到96.2%。在广西率先整体开发警务综合信息平台,一次录入多业务系统共享,一个平台实现绝大部分系统功能,同时建立166个信息采集室,覆盖所有基层所队,被公安部科技局专家称为拥有“海量信息库”。
在此基础上,柳州市公安部门自主研发各警种应用系统,“指纹自动识别身份”“110报警信息研判”“三色预警”“社区警务平台”“案件办理平台”等相继建立,柳州公安部门网上作战、网上办公、网上考评的工作格局和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模式初步形成。
动态监管创建“平安城市”
将各种办案信息集中采集并分析处理的办案方式,在治安防控方面实现了“静态防御”向“主动设防”的转变。基于“海量库存”信息,依托公安信息研判和“三色”预警工作机制,派出所等基层防范力量改革勤务模式,把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时段、路段,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提升了防范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