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三管齐下深化应用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邱江勇

  已经进入深化应用阶段的中国电子政务如何再进一步“深化”?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建议三管齐下:制度保障、绩效管理和保障信息安全。

  深化应用依靠制度保障

  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化应用,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决不是建几个系统、上几个工程就能行的,也不是信息部门一家就能够包打天下的。在电子政务深化应用阶段,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没有制度的制约和建立则难以解决。

  为了突出信息化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和部门总会高度强调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这样做本无可厚非,然而其后果往往是:如果遇到一个重视信息化的领导,信息化建设可能会有长足的进步,如果领导不重视,那效果就将大打折扣。有时,“一把手”工程无意或者有意掩盖了其背后信息化制度建设的缺失。

  在武汉市口区信息办主任易鹏看来,制度建设就是电子政务的一纸“结婚证书”,只有把相关制度定下来,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深化才有保障。

  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杜维成也认为,电子政务深化应用过程当中制度保障非常关键。比如建立关于若干部门沟通协调的制度、互相配合的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等,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几率。

  北京市在利用制度保障电子政务深化应用方面为其他地方树立了榜样。据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穆勇介绍,北京的电子政务进入深化应用阶段后,单独系统的建设基本上已经完成,各业务系统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为了通过法律政策、体制机制解决深化应用当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北京市把很多工作,包括绩效考核、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审查权利法制化。为此,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法规和文件,如《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政府信息共享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专家指出,“北京模式”可以复制。

  在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各地的电子政务建设仍有很多地方不规范,如制度缺失、制度设计不完整等。杜维成表示,在电子政务深化应用中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否则电子政务的精准性、连续性、规范性都无从谈起。

  发挥绩效管理驱动器作用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考核,政府机关没有什么事情不能量化,只是看你有没有想到考核点;很多事情不一定全程考核,只要抓住其核心点就可以考核。”这是武汉市口区区长胡勤华的绩效管理理念。

  自称“土专家”的他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武汉市曾请国外某公司做了一个电子政务系统,但仅仅是一个框架,无法在各个区使用。三年前他来到口区后,首先以绩效管理作为平台,把所有的目标、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他对以前的系统进行了重新设置,对每个单位进行考核,有的指标考核数量,有的指标考核效率,有的指标考核时间。结果各部门的考核成绩、公众评价持续改善。

  在胡勤华眼里,绩效管理就是推动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驱动器,要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逐步打造成政府工作的“指挥棒”。

  ITGov公司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强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而以绩效评估作为提升政府绩效的手段,将奠定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体制基础。

  但是,想真正在政府内部实现绩效管理还面临不小的挑战。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探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这个话题以来,迄今为止还没有拿出一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的标准和规范。

  尽管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认识到要把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作为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的切入点,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绩效考评,以及发展水平测评等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尚不能很好地回答。孙强认为,虽然部分省市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道路,但这种探索主要是自发的、无序的。

  对于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未来的发展,孙强表示有三个方向:一是构建面向服务型政府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机制。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同时重视绩效的改善。三是电子政务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采用最简单的最终用户的满意度指标。

  安全渗入深化应用各个环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家一致认为,信息安全已经渗透到电子政务下一步深化应用的各个环节,如果现在不重视信息安全,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为了信息安全,应用只能被迫倒退的情形。如何在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同时,建立起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应用与安全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摆在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刚上任就公布了一份网络空间政策评估报告。”提起这份由美国安全部门5月份完成的评估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昌祥有些激动。他认为,如果安全问题搞不好,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就无从谈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中的政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网络比较脆弱,各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我国很多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对应用高新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欠缺,整体素质与电子政务建设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因业务系统敏感性导致的业务数据的安全、业务系统之间的相互责任等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有关专家建议,有必要进一步认识等级保护制度对于我国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家信息安全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等级保护。等级保护对我国所用的信息系统,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保护,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

  沈昌祥提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要以防内为主,内外兼防,提高计算机自身防护能力。重点做好操作人员使用的终端防护,把住攻击源头。技术人员通过系统平台使访问控制改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控制,这样领导干部不仅有决策权,而且有检查权。

  他认为,这套东西并不复杂,这样做是把重点落到了可信平台建设上,并没有限制原来的流程。“我们控制了不正确行为的发生,减少了网络的风险。同时,这样做成本不会很高。”沈昌祥说,“现在有的防火墙据说要五六十万元一套,我们不需要那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