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8月7日电 (记者宋学春、李延志、万军)青岛市城阳区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提高了全区计生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用人机制,择优选配计算机操作人员。城阳区按照街道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社区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要求,建立健全了计生系统选人用人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形式,对街道和社区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通过调整使一批具体较高学历的人员充实到了计划生育队伍,使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截止2008年底,全区计算机操作人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社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为了提高广大基层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该区还在基层计生干部中实行了计算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定街道一级计生干部必须全部持证上岗,社区中至少有一名计生干部持有《青岛市干部计算机中级证书》,并将持证上岗情况列入日常工作考核。到目前为止,全区100%的社区计算机操作人员实现了持证上岗,为基层基础工作上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培训机制,强化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城阳区针对区、街、社区三级计生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该区制定了中长期培训规划,并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层次、个性化培训。一是由区计生局组织全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分批到专业的电脑培训机构进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使从事计生工作的人员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技能。二是强化对街道计生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达到熟练掌握。各街道充分利用教育系统资源,组织社区计生干部参加职业学校和专业计算机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并安排街道计生办,负责做好对社区计算机操作人员计划生育软件的应用培训。三是在全区培训基础上,组成督导组,进行分组分片指导,对个别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人员进行手把手强化培训。近年来,全区共进行各级各类计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培训60余次,参加培训的人员达3000余人次。
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竞赛比武活动。为了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该区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两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竞赛比武活动,参赛选手由街道、社区层层选拔产生,对竞赛获奖者给与表彰和奖励。对获得青岛市计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十佳"人员,由区政府奖励1000元,并命名为全区优秀计生工作者。通过竞赛比武活动,提高了全区计生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强化了基层计生信息化基础工作。2008年,在青岛市组织的计生业务竞赛活动中,该区有6名计生工作人员荣获市"十佳计算机技能操作能手"称号,全区竞赛总成绩列全市第一。 (本文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