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邻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为逐步规范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保障城区道路安全与畅通,确保广大市民出行安全。该队以“三项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解决警力不足、管控不力等问题,以此加大对城区道路交通管控力度,逐步实现城区交通管控信息化。
打牢信息硬件基础。该大队紧紧抓住“三基建设”、“三项建设”这些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交通管控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争取县级财政投入专项经费加快信息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截止目前,该县财政共投入专项经费200余万元,在县城主要交通路口安装了11组交通信号灯和电子监控设备。同时,在县公安局、市局交警支队资金匹配下共投入30万元,为各中队、室、所配备了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测速仪等信息化装备,使城区交通信息化管控的各项硬件设施达到规范要求。
狠抓信息人才培养。为强化全队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该大队多次组织民警开展信息化集中培训,并聘请县局、支队业务骨干,从“传帮带”入手,建立“师徒关系”,采取“一帮一”的方式互学,确保每位民警会照相、会摄像、会测速、会监控、会计算机操作、会网上办公、会网上办案、会网上交通情况分析、会信息录入采集等,为综合运用交管信息,实现城区交通管控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信息人才基础。目前,该大队负责城区日常交通管控的35名民警及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部达到要求,人人都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挖掘监控平台潜力。该大队在充分利用现有交通监控设备加强城区交通管理的同时,主动与县局110平台加强联系、通力协作,将遍布城区大街小巷的天网探头作为交通监控设备加以运用,充分挖掘、拓展城区天网探头的作用。天网探头对城区车辆乱停乱放、交通事故现场等进行现场监控后,将所采集到的交通违法信息传输到交通管理信息平台。仅今年以来,该大队通过110平台的天网探头先后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5件,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400余起。110平台监控功能的挖掘运用,使城区交通秩序得到强有力控制,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观。
实现流动信息采集。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安装的电子监控设备以及城区安装的天网探头,仅能对部分道路实施有限监控,对事故多发路段、交通秩序混乱路段等监控盲点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对此,该大队购置两台车辆,在车内安装测速、摄像、照相等设备,重点加强人流车流高峰时段交通管控盲点的监控,重点加大事故多发路段、交通秩序混乱路段的管理。今年以来,该大队通过流动信息采集,先后查处车辆超员、超速、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2500余起。通过流动测速、摄像、照相等信息采集,既强化了执法证据,又避免了执法盲点,为进一步实施科学管理、加大管控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打下坚实的基础。(邻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