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电子政务创新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原因加快电子政务从城市向农村的延伸,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产丰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各地电子政务建设迅猛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个以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但与城市信息化相比,农村信息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山区的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也表现在教育、卫生、科技以及森林防火预警等社会事业上。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闭塞导致农村发展成本提高,农民对市场不了解、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影响整个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从这个层面上讲,信息化乃至电子政务是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种战略意义在“三农”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体内容来看,主要考虑的是政府、居民、企业和社团组织等城市人口,忽视了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针对“三农”问题的服务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仍然处于电子政务的边缘。目前,“金农”工程中仅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在农口的普及程度达至1169.2%,而农业气象系统、农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农业防灾救助系统的普及率还不到l 0%。这表明我国农业部门当前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应用明显偏重于信息发布,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领域深层次的应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农村信息化处于电子政务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差、人才匮乏、投入严重不足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现象比较明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相当落后,尤其是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由CNNIC2008年3月28日发布的《2008年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可知,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在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中,有53.3%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23.1%是因为没有上网设备。这表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水平还处于非常低的层次。

除此之外,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十分明显,而且仍然呈扩大的趋势,可以说农村基本上是互联网的边缘化地区。

二、电子政务助解“三农”问题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提供的内容与方式来看,服务“三农”问题的应用模式亟待创新,接入手段应当加以调整。我国电子政务比较重视借助互联网络开展应用服务,这符合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在农口的发展将逐渐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应在电子政务与“三农”问题的交叉点上做好文章,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以服务为根本目的,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以服务网络延伸为支撑,完善应用系统,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结合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的政策的大好时机,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电子政务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电子政务更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但要关注对城市人口的服务,更要关注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对广大农村人口的服务,真正让电子政务惠及包括广大农民朋友在内的全体人民。为老百姓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这是电子政务生命力所在,也是电子政务建设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二,城乡电子政务建设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国家把建没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这一历史机遇,加强研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统筹规划,确定农口电子政务的使命任务、实施步骤,引导城市资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关键要素服务,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避免基础设施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提高整体应用效益。

第三,要以“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和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抓好农村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结合“金农”工程推广,加快建设完善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产品市场与科技服务三大信息系统建设。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协作加快“三农”信息平台的建设,构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政府的涉农部门要组织好为农民提供切实需要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面实用的信息咨询与服务的工作,协调好涉农部门、涉农单位、涉农农村信息化不应关门造车,也不能一味地照搬套用,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创新企业的合作,做好各种涉农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及时更新,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信息和信息的延伸服务。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建设资金投向农村的政策,落实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所需资金。

第四,开发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多渠道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如在上网接入方式上,传统的上网方式需要投入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于本来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势必造成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继续加深。而在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采用PLC技术,充分开发、整合、利用现有电力网资源,是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缩短城乡“信息鸿沟”的有效手段。

第五,加强乡镇一级政府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国3万4千多乡镇中,有独立政府域名的乡镇政府不到十分之一,乡镇一级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期状态。加强乡镇一级政府信息化建设,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给农民提供与其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让农民了解有关国家规定。给农民提供技能知识,指导农民进行生产耕种。给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对农产品耕种合理安排。

第六,加强农村人口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的资源,通过电子政务促进服务网络延伸,不断调整服务接入手段,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生产种植、市场需求等全面的信息服务与指导,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建立人才培养良性激励机制,多途径培养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让这些人才起到带动、示范、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电子政务带来的新鲜感受。

第七,加快政策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制定,应充实完善涉及到农村工作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措施。电子政务建设监督和管理逐步规范,使电子政务服务于农的内容有政策法制的保障。

  刘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