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人成长为几百几千人的规模,企业如何利用IT手段减少重复性工作,为业务和管理提供强硬支持?大北农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从财务软件入手,摒弃了传统的系统建设思路,将内外供应链整合到一个系统里,自力更生建设了一套低成本信息化架构。大北农集团信息总监兼财务总监薛素文讲述大北农的信息化建设经验,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
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减少重复性工作
从1994年开始成立的大北农集团是一个以饲料、动保、种业、植保为主体的农业知识企业集团,不仅拥有几千名研发人员和员工,还拥有40多家生产企业、500多家专营店和1000多个县级服务站。从成立到现在,大北农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也日益复杂,信息总监薛素文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环节,这在大北农内部称为3K(Key)理论,包括关键的业务、关键的流程、关键的应用。
“我们也曾经尝试过断点式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但被证明是失败的。”薛素文说。1997、1998年,刚计划通过IT手段进行业务依托的时候,大北农也想过上一套财务、再上一套业务系统,或者上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但薛素文想到,这样的方式对业务起不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1997年,薛素文是大北农集团的财务经理,他有一个朴素的念头,财务数据的录入修改等工作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如何让计算机帮人来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减少人力成本?在市场上经过比较后,大北农选择了用友的财务软件,一用就从1997年用到了今天,并一直更新到U8。
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薛素文发现这也很浪费时间。因为所有的财务数据都是财务人员自己做完凭证之后往系统里录入,与整个公司的服务业务环节没有太大帮助。于是,连财务带后勤全部负责的薛素文自己组织了一个团队,开始建设包括市场、客户资源管理、价格制定、折扣管理、发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系统,串起来后再跟财务系统相连。
就地取材 用时髦工具传输数据
从开发软件到整合整个供应链,薛素文并没把自己当成CIO,“我都是为了我的财务,为了更大的管理服务的。”解决了财务数据重复录入的问题之后,薛素文又打起了跨地域数据沟通的主意。
“我要求在系统里输入客户信息敲一下回车后,其他的数据、会计凭证等数据都必须自动做好。”虽然是出于会计方面的考虑,但薛素文开始了数据沟通工作。数据沟通则从每日更新开始做起。
2000年之前,互联网远未普及,已经进行跨区管理的大北农用了一个是时髦的工具——BP机来收集数据。所有的数据都传到了薛素文的中文汉显BP机上,然后财务部门再由专人把数据放到电子表格传到系统里。
这样的过渡大约持续了五六年,学财务出身的薛素文业务时间还自己编写代码,为应急需要写一些软件程序。“当时根本没有规划。年底做成本核算了,我就开发一个简单的成本系统,和原来的系统对接;后来又开发了简单的财务分析系统,直到后来把这些软件再进行模块化。”
刚开始只有薛素文一个人,既掌管财政大权,又每天独自写着代码。时间久了,薛素文有点忙不过来了,甚至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于是薛素文开始在部下中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出差的机会也不放过。有一次出差安徽,当地一位财务经理在聊天中对薛素文说,现在的软件采用CS架构不好,数据发送过程中会有很多浪费。薛素文大喜过望,征询意见后,便把他调到信息化部门,成为现在的骨干开发人员。最近几年,大北农也开始有意识地引进IT专业人士加入开发团队,进行人才的补充。
一条线串起内外供应链
面对可能很复杂而茫然的实施,薛素文提出,让信息化专营关键环节,追求扁平式的实施方式,把众多业务中关键的部分挑选出来整合成一个系统。它很像传统的ERP系统,但比现在的ERP软件更加单薄一点,并在内部形成一个链路:比如从市场的客户需求和订单开始,再到采购、以及自身的生产等一条供应链的系统,大北农用一条线把内部和外部的供应链串联起来,并最终汇总到财务系统里,完成整个链条。
一开始,系统主要对财务、业务上的关键指标进行控制,按照一般的思路,在业务发生之前对市场进行预测、销售过程进行事中控制、事后进行分析。但现在,薛素文已经把强大的管理理念灌输到整个系统之中,将原来的指标转化成直接的控制力量——比如,大北农规定了每个业务人员可控制的价格、可报销的业务范围等,在系统中进行设置,如果哪位业务员超过或者高于标准,系统则不予通过。
在以往,系统对不同类别的信息无法识别,不同类型客户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优惠价格,需要由业务员分类之后再手工输入系统。现在,系统直接会进行分类,将大概两万多家客户直接分成A、B、C等类,系统找到它的识别码,马上能找到它以前所有的业绩、合同、以及服务情况。
由于1000多家县级服务站也在大北农集团的服务范围中,参差不齐的IT水平给大北农的推广带来很大困难。在依托2000多位业务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沟通之外,大北农最近开始采取一些方法,将系统里的信息转化成手机上的内容,通过这样简单、触手可及的交易平台来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