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府机构设网络发言人 引导舆论疏导情绪
由所在单位班子成员或中层领导担任,下周培训全市90家单位网络发言人
本报讯 (记者鲍颖)今后,南京市各政府职能机构都将设一名网络发言人,他们将集中一部分注意力到各大论坛,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回应网民各种疑问。南京市政府新闻办昨日表示,下周将组织全市90家单位网络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要将该制度长期运行下去。
直接针对网络发帖回复
本月19日,南京市政府网站多出一个版块“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设置在“市长在线”栏目之下,点击进入发现,论坛里全市90家委办局与区县一一亮相。根据论坛要求,以上所有行政单位必须各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和联络员一名。且网络发言人必须由所在地区、单位的班子成员或中层领导担任。
南京市政府新闻办网络处负责人潘涛表示,对于网络发言人的工作,简单概括就是进行网络回帖,并利用网络发布一些政务信息。他指出,而现在随着网帖的形式越来越普遍,政府推出网络发言人,直接针对网络发帖回复。他表示,“目前,大部分单位还是比较支持设立网络发言人的做法。”
引导网上舆论疏导情绪
潘涛介绍,南京市政府下周将对网络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在各大论坛如何注册、发帖、回复等,以及平常需要关注哪些网站的论坛的帖子。培训的首批对象是全市90家单位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包括了南京市的大部分政府职能机构。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影响的日益扩大,政府构建良好的网上形象已非常必要。根据他的总结,网络新闻发言人将起到5大作用:一是通过网络发言表达态度观点,二是发言澄清事实真相,三是通过网络发言引导网上舆论,四是通过网络发言疏导网民情绪,五是通过网络发言主导形象传播。
潘涛告诉记者,对于设置网络发言人,南京市前期进行了很多调研,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我们生活,没有必要天天开新闻发布会,有一些信息的发布和社会热点的回应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
■ 举措
规定 网帖24小时内须回复
按照规定,针对网络发帖,涉及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应该在24小时内有予以回复。
潘涛指出,这个回复不一定是要解决问题,但至少收到帖子的单位应该先告诉发帖人我们已经收到帖子。由于现实生活中事情特别复杂,很多问题涉及面特别大,也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就能解决的,但必须先给出一个姿态,告诉市民已经受理此事。
措施 专人盯天涯等网络论坛
潘涛告诉记者,除了目前南京市政府网站上开通的论坛平台,南京市网络发言人需要监测的还有人民网、西祠、天涯、新浪、搜狐、网易等论坛上涉及的南京发帖,并进行回复。
“比如说,天涯出了一条涉及南京某部门的发帖,相关发言人也应该以发言人的身份在天涯发帖给予回复”,潘涛表示,市政府已经要求各个单位,派专人每天浏览这些论坛。
■ 探访
12条发帖仅回复一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京市的网络发言人更像是“网帖回应人”,因为根据目前的平台构件,网络新闻发言人与市民的交流,是以论坛发帖子的形式进行的。
截止到昨晚21时,“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办理统计显示共有12条发帖,但只有一条被回复。潘涛表示,论坛才刚开通,正在试用阶段,很多行政单位还未跟论坛对接起来,因此可能回帖没那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