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的新模式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电子政务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惠民”、“强政”、“兴业”,是信息化的意义所在,目标所在。“强政”主要通过政务信息化来实现,政务信息化即电子政务,也就是说,推行电子政务有助于“强政”。同理,推行电子政务有助于“兴业”。那么采取什么信息化手段才能“惠民”呢?答案是推行电子社区,也可以说是社区信息化。

一、国内信息化模式分析

1.社区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所谓社区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ICT,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2.国内社区信息化模式。(1)搭建市、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居民委员会的网络平台,将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办公、资源共享。(2)建立呼叫中心以及相关网站。(3)成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

3.国内社区信息化模式的不足。(1)条块割据,没有统一的社区平台。(2)照搬过来的国外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3)计算机及其技能的普及率较低,延缓了社区信息化的普及。(4)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的职责不清,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5)社区服务的微利低偿性,注定不能采用纯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4.社区信息化的条件和原则。回顾5年来我们社区信息化建没,我们总结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条件必须有政策和领导的支持,有资金、物力、人力的保证,还必须有相火方面的合作。

二、实例分析——北下关街道社区信息化模式

1.北下关街道社区信息化的条件。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北下关街道)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决心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1)提出了“大社区”的概念,即“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街道办事处辖区”。正因为以街道辖区为单位推进社区信息化,才有了足够的资金、物力和人力保证。并且,街道是“条块矛盾”的问题核心,只有在街道层面推进社区信息化,理清街道与区政府在街道的各职能部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条块矛盾”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2)成立了“北下关地区社区实验基地”。实验基地充分整合和调动地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为电子社区建没提供保障。同时,实验基地将围绕社区信息化实践进行理论研究,提供决策依据、理论论证和技术咨询,对社区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估总结。

2.北下关街道社区信息化主要内容。北下关街道社区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和社K服务信息化。在这三项内容中,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是重点,而社区政务信息化是二者的基础,据此,北下关街道确定了其工作内容:构筑北下关街道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络沟通平台连锁体系,通过网络连接构筑起市、区、街、居四级互动的立体式、便利式、效能式、复合式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为互补的综合网络连锁体系,为百姓提供不同层级、不同需求、多样性、贴近式的服务,为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服务化、减负化提供保障,为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提供依据,为公共管

理、整合资源、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坚实基础。

3.北下关街道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络连锁体系。北下关地区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络连锁体系包括数字沟通平台、物理沟通平台和基础数据库。

(1)数字沟通平台。数字沟通平台是一个存储社区基础数据的公共信息平台,是实现现代信息整合的战略平台。其功能在于实现地区资源共享、减少决策失误、实现定制服务、简化工作流程、辅助社会管理、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通过地区网络的建立,实现了市、区、街、居四级网络的贯通,使地区信息内循环无障碍链接,街道辖区内35个社区服务站互通互联,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的[作新机制。在这个网络的基础上。北下关街道计划构建6个数字沟通平台,即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社区地理信息系统、社区数字影院、社区数字电子屏幕、社区数字典藏系统和社区论坛。

(2)物理沟通平台。物理沟通平台是指以社区公共空间为活动场所,以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居委会为载体,以社区民众为参与者,以社区各类民间组织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让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为目标,以实现社区居民民主自治为宗旨,实现社区在空间、时间上的所有人、财、物的有效聚集。物理平台是百姓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活动场所,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平台。北下关街道建立或计划建立8个物理沟通平台,这些物理沟通平台主要是为社区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这些平台包括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爱心家园、老年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民间组织联合会、地区义工分会和地区网络培训学校。这些物理平台基本上都与数字平台相联系,并且自上而下地建立的这些平台按照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遵循了社区服务多样

化的原则。

(3)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社区政务、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基础。北下关街道建立了两个综合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力争做到基础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其中,一个基础库的数据来源于各职能单位,另一基础库的数据来源于街道。通过建立基础数据源后,其它各委办局到社区采集基础数据的纵向系统都可以到街道进行终止,不用下到社Ⅸ居委会,真正的为社区居委会减负,通过街道的统一数据源就可以向各纵向系统提供社区基础数据。同时,也可向街道、社区、地区单位和百姓提供相关数据。

三、总结与讨论

根据以上对北下关街道社区信息化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北下关街道构建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络连锁体系是满足社区信息化的条件和原则这两个指标的。所以,可以说北下关街道的社区信息化模式是具有适用性和普遍价值的。但是,北下关街道社区信息化的内容并不完善,尤其在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方面。笔者认为,如果北下关街道继续遵循社区信息化的原则。落实各个平台的建设,使其发挥作用。那么,社区内可能会产生体制上,理论上、思想观念、组织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和谐社

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