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电子政务整合案例
来源:电子政务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浦东新区自1991年开始开发建设以来,一贯重视政府信息化工作。十多年来,浦东新区政府信息化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成果和经验。主要体现在:政府信息化硬件设施健全,各种信息化分析决策系统开发较早、信息化应用基础较好、市民信息化水平较高、民营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等。但是,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信息化认识上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散建设、数据异构、资源独享等问题。浦东新区十多年来信息化发展的成效为浦东新区政府在新时期以应用和效率为导向,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特别尖锐地向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业界最具挑战性的“整合”难题。因此,在规划浦东新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浦东新区电子政务整体架构时,我们选择了“整合”作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制定了以整合为手段,以“数据互通、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优化配置”为目标的浦东新区电子政务发展策略。那么该怎样整合、整合什么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标呢?针对电子政务服务于百姓、企业办事、服务于政府办公的特点,也就是通常说的G2B、G2C和G2G,我们最终将电子政务整体架构规划为前台(对外服务)、中台(数据交换)和后台(业务支持)三大版块。 “前台”是政府提供公众服务的窗口。通过整合各种对外服务窗口,企业和百姓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一门”完成多次多项的办理需求,有助于政府对公众服务能力、服务效力的提升。 “中台”是政府提供各种对内对外服务的数据交换通道。通过统一物理流通平台、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的建设,从技术实现上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确保大规模网上协同办公的有效实施。 “后台”是政府办公办事的各种应用支持系统。通过统一公务员办公门户、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统一邮件系统管理、统一标准的电子档案存储,将直接提升政府办公效率、降低政府运营成本,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第一,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政府门户的网站群浦东新区47个部、委办局和23个街道、镇共计开设有政府类对外信息公开和服务网站78个。2003年底,浦东新区电子政务管理中心对浦东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对已经建成的67家政府类网站通过索引和深度链接的方式实现了全方位的整合,并建立了覆盖所有子站点的统一信息检索系统。经过整合,百姓在网上查询关于浦东的近百万条信息、在网上向浦东政府申请总计849项的服务只需要通过唯一的门户进入,大大提高了网上服务效率。同时,由于我们采取了分级管理、分责维护的运作机制,也较好地保证了各分站点信息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006年9月,“上海浦东”门户网站后台功能优化、升级工作完成。通过新增的子网站模板定制功能,两个月内已有浦东新区报刊社《新区周报》等4家部门子网站利用门户网站统一后台提供的公共资源,超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了建站工作。新建子网站与“上海浦东”门户网站自动共享信息资源,使信息发布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有效降低或完全取消了数据存储、数据备份、系统安全等运维成本。第二,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浦东新区地域覆盖达570余平方公里,政府的各个对外服务窗口遍布在全区上千个基层政府机构和公共事业单位网点。由于分布分散,十分不利于企业和市民办事。因此,我们在全区23个街镇设立社区事务受理分中心,并设立1个总的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形成1+23集中受理服务模式。1+23个市民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均接入浦东新区政务外网,采用统一的信息操作管理系统,使所有政府行政许可和对外服务业务的第一手审批数据均实现了电子采集、电子存储、网上流转、电子监察和统计分析。集中式的窗口服务配以统一的信息管理运营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办理效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政府运营成本,同时,也为下一步综合数据库应用和跨部门协同办公提供了数据资源的准备。第三,重整政府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该环节的整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财政、统一建设。通信网络是实现政府网上办事、办公最根本的物理保证。过去,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行敷设,不仅财政经费消耗较大,而且在运营效率上,也难以保证较高的水准。我们采取统一运营商、统一标准网络建设、统一财政支出、根据需求灵活分布带宽的方法,分区级机关、街镇及委办局下属机构、居委村委会及基层窗口等三个层次,对浦东新区政务通讯网络进行了全面整合。经过整合,据估算,新区通讯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下降了近50%,而运营各类应用系统的效率保守估计将提高30%。其次是重整政府内外网布局,形成“办公与办事”、“涉密与非涉密”分离的格局。过去,新区政府各局内办公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均接入涉密的内网上,既无涉密之需,又扩大了安全保密风险,更无法与服务于普通企业和百姓的互联网络窗口连接,无法进行实时交互的网上办事。为此,我们于2004年初率先实施了“大外网、小内网”的建设方案,组建了政务外网,将各部门非涉密的、具有对外公共服务职能的业务应用系统整体搬迁到政务外网。政务外网设有统一网络出口,与互联网仅作逻辑隔离。政务外网的组建,使政府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得以直接地支持网上对外服务窗口(如门户网站上的在线办事服务和网上互动栏目),面向公众的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重整后,由于涉密内部网络的大规模缩小,我们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放在涉密网络的数据传输安全性、稳定性和电子档案存储的可靠性、灵活性上,收到了降低成本、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浦东新区目前正在运营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超过150个,其中大多数都是基于不同的数据标准构建的。这对整合新区各部门数据资源,建设统一的共享数据库非常不利。我们首先以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为突破口,对新区发改委、经委、建设交通委、环保局等部门已有的共37个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成了新区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数据交换平台。在该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我们目前已全面展开新区企业信息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的整合建设。第五,整合部门内部办公系统,建设统一公务员门户自1999年,浦东新区区政府办公室和区委办公室建成运行第一个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到2005年底,新区政府各部门已建成部门OA系统近70个。虽然这些OA同处在一个网络环境中,但因为各自为政的身份认证、权限分配和数据存储,彼此之间难以实现网上的信息互通,更难说资源共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引进微软Biztalk信息交流技术,拟在保持原有系统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各OA系统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分配管理,联通并共享数据资源。自2004年底,我们已逐步在新区政府办公室公文交换系统、外事审批系统等领域完成试点工作。2006年底,在试点基础上,大规模的数据交换接口配置工作将逐步展开,并逐渐建成关联新区各部门办公信息系统的统一公务员协同办公平台。以上,是我们针对浦东新区电子政务建设环境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规划和进行体系构架的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思考和探索。虽然电子政务建设被很多朋友冠以“高投入、探索性”的名号,我们仍然希望,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能更多地关注现有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立足于长远规划,实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力争提高应用效率,并且实实在在地为规范行政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业务成本上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