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小旭
据《人民日报》报道,继广东省委办公厅推行“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实现“网络施政”后,近日广东省职能部门第一个“网络发言人”现身虚拟世界。广东省工商局新闻发言人彭海斌表示,现在,“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成为广东省工商局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回应网友时统一使用的网名,代表了更权威的声音和更负责任的态度。
“政府‘网络发言人’是一个新生事物,值得肯定。”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全国网民达到3.5亿,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会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网络成为一种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政府推出“网络发言人”的做法能够把握网络舆情,对网民进行正确引导,及时化解矛盾,避免发生突发的公共事件。
网络民意受重视 网络发言人制度有推广价值
竹立家认为,作为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网络发言人”的浮出凸显了网络民意的重要性,可以把它形成制度,并且值得在全国各级政府部门推广。
其实,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上至中央高层,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开始注重网络民意,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都曾做客网络,与网民进行沟通,地方的省市级领导也通过网络处理政务问题,网络问政逐渐成为一种事实。
人民网开辟的地方领导留言版自2008年改版推出至今的近一年时间内,一共有来自全国的29位书记、省长,以及60多位地市级领导干部,陆续通过地方领导留言版对网友留言进行公开回复或处理,得到落实的网友留言近5000条。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日前在人民网发表署名文章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媒体,越来越多地发挥出了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已逐渐成为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新途径。河南省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截至目前,全省共办结网民留言2153条,内容涵盖了党风党纪、涉法涉诉、劳动保障、“三农”问题、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
徐光春表示,只有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才能促进党委、政府与网民通畅、充分、有效地沟通与互动,实现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有机对接。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一种补充,网络监督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民间力量。从出国考察团的“奢侈账单”,到周九耕的“天价烟事件”,再到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等等,网友站在反腐揭黑第一线,把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呈现给广大民众,最终促成事情的公开化解决,其作用不亚于传统媒体的揭黑记者。
有评论认为,广东“网络发言人”的出现,便是这种网络监督日益主流化、常规化现状的水到渠成之产物。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既开拓了政府与网民正式交流的权威通道,有望对纾解网络民意产生实效;又以一种官方和制度化的新形式,表达了对网络民意、网络监督的平视、正视与重视,体现出行政理念的日趋成熟。同时,“网络发言人”的出现,可以给“现实发言人”带来某种良性压力,是对“现实发言人”的一种倒逼,可以使现实世界里的舆论监督和官民互动更真诚、更顺畅、更成熟。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郭巍青表示,广东省工商局设立“网络发言人”,公开回应网友的投诉,其积极意义在于,体现了政府部门主动面对网民的开放态度。政府部门以开放的姿态直面民众的质疑,比起那些对信息公开躲躲藏藏、害怕群众质疑的做法来说,无疑有天壤之别。这为疏通民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网络虚拟世界中也有了代表权威部门、权威态度的声音。
“网络发言人”举措的持续性很重要
对于广东“网络发言人”的这种创新,社会各界的赞誉之声颇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有人认为它体现的是公权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体现的是公权的包容、开放姿态,是对“网络施政”的完善提升。
广州日报一篇署名“王振波”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网络发言人”制度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它的“前行”需要多方面的“保驾护航”。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网络舆情、赋予发言人更多的权力、通过培训提高发言人的综合素质等等,是其应有之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的推出是地方政府在新的环境下,所作出的一个明智的、有前瞻性的举措,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仅限于政府职能部门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与网民进行沟通,是对网民提出问题的解答,而不是一种权威的解决问题的渠道。
徐湘林表示,近年来,政府对网络民意越来越重视。随着网络逐步开放,从网络反映出来的民意有很多,众多网民把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观点通过网上来传播,期望得到合理化解决。作为一种与老百姓沟通的渠道,政府部门开辟网络渠道,很快解答相关政策和问题,这反映了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政治经济运行体制进入关键转型时期后,在老百姓与政府官员、政府部门的互动方式上,进行的一种新的尝试。改变了以前政府官员高高在上的形象,给老百姓一个平等交流的地位。
而近年来推行的电子政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是普遍性的信息发布,且对其中的信息有所保留。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则可以尝试对网民提出来的问题,与老百姓进行真诚、及时、透明的沟通,建立网络发言人的形象,取得一种积极的效果。书记、市长处理网上留言或在自己的博客上与网民沟通,作为个性化的做法,很难成为一种制度性的东西,而网络发言人不同,它可以形成制度,更可靠。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就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进行沟通,并将其作为制度建设的一个内容,建立某一级政府与网民象征性的沟通渠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网络发言人的进一步制度化和它的持续性很重要。”徐湘林说。不能是事情过后就没有了,而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在“网络发言人”制度遇到困难和新的问题时,不能退缩,要坚持探索、不断完善。他认为,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的做法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对网民(大众)服务做得更好,可以使更多的百姓得到有用的信息,能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除此之外,徐湘林表示,“网络发言人”的覆盖面要广。网络发言人要面对大众,要多为处于社会底层的、需要帮助的、话语权少的人服务,受惠的面积越大,“网络发言人”制度越能够长久坚持下去,并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