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强国
——在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的讲话
贾治邦
(2009年11月3日)
在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初步成效的关键时刻,我们在江苏省邳州市召开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推广邳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经验,认真分析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加快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强国,为改善生态状况、繁荣地方经济、实现兴林富民作出更大贡献。11月1日上午,我们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了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暨首届木(竹)雕制品展开幕式,1日下午和2日考察了浙江省、江苏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今天上午又参观了邳州市林业产业建设现场。刚才,江苏省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面介绍了江苏省林业发展情况;江苏邳州、福建邵武、浙江江山、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江西南丰振宇、深圳燕加隆、辽宁省林业厅、湖北省林业局等作了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原常务副主席、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名誉会长王忠禹同志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专门发来贺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共同把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邳州市的成功经验,努力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这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邳州市召开,主要是因为邳州市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有机结合的成功之路,实现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邳州市幅员2088平方公里,人口163万,过去森林覆盖率很低。就是这样一个缺林少绿的非林区县级市,现在已发展成为林业产值达220亿元的林业产业强市,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邳州现象”。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0.94%,形成了人造板、银杏、森林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全市板材加工企业达到3000多家,年产优质人造板800万立方米,出口450万立方米,生产家具150万件,板材家具产值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2%,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出口基地之一。全市成片银杏园达到28万亩,年产银杏果1600多吨、银杏叶1.5万吨、银杏产品20多种、银杏黄酮250吨,实现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银杏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成为全国三大银杏生产基地之一。同时,邳州市还创造了享誉国内外的森林景观,建成了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园”的国家级银杏博览园和全长超过80华里的“天下水杉第一路”以及银杏姊妹园、银杏展览馆、九龙山省级森林公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观光带,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林业产业已吸收近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并形成了一支近10万人的经纪、运输等服务队伍,仅板材企业每年工资发放额就高达16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邳州市能从一个“风吹飘黄土,日照晒地皮”的缺林少绿地区,发展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林业产业发达,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32%、对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到25%以上的林业产业强市,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战略思维审视林业,以强烈的责任感狠抓林业。邳州过去是一个缺林少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199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5%。在富民强市进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平原林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保障,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提出了“林业兴则全市兴、林业强则全市强”的发展理念,把林业产业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科学制定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他们提出“不重视林业发展的干部,是对百姓不负责任的干部;不擅长提升林业产业的干部,是科学发展能力欠缺的干部”。每年召开林业专题会议,把林业发展纳入各镇年度综合考核,四套班子、市直部门分工负责解决林业骨干企业存在的问题,在行政审批中心开设林业发展专用窗口,每年拿出近千万元重奖种植大户、民企排头兵,鼓励农民植树造林,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把林业办成了邳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第二,实行立体化种植,充分发挥平原林业的巨大潜力。他们以打造绿色邳州、生态邳州为目标,大力实施林业富民工程,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民意愿,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银杏、意杨和干鲜果。推行农田林网立体种植、连片种植和丘陵山区绿化相结合,利用一切空地植树造林,在全市河道的两边,在所有的沟、渠、路的两侧及村旁、塘边、隙地,大力营造意杨,轮伐轮种,全市路河绿化率达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60%。各镇着力推广炮车、碾庄等镇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小网格模式”,全市农田林网面积达到180万亩,农田林网率达到98.2%,探索出了一条高效林业发展的路子,获得了林业、粮食双丰收,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90年的54.86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69.93亿吨,增长27.47%,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三,向能人要厂子,向加工要效益。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邳州市明确提出“向能人要厂子,向深加工要效益”。实施了“百强林企培育工程”,培育出多层胶合板、高档贴面板、集装箱底板、木地板、高档家具等60多个板材品类,开发出银杏茶、开心果、银杏酮胶囊、片剂等20多种银杏保健品,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根本性转变。为了拓展国内外市场,邳州市连续举办了五届“板材节”、三届“银杏节”,建成了中国科技木业城、家具一条街、银杏苗木市场等专业市场10多家,先后引进了金凤凰、耀邦等一批国内知名家具企业,形成了苏北最大的板材家具产业集群。为了解决林业产业规模扩张的资金难题,他们在苏北率先成立经济信用担保商会、民办银行和“邳州民企资金互助合作社”,仅去年以来就为林业企业协调贷款15亿多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林业企业有307家,占全市规模企业总数的60%。
第四,坚持科技为先、质量第一,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素质。邳州市早在1986年就成立了银杏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全国首家银杏种质资源圃和银杏良种繁育圃。近年来,先后聘请20多所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担任邳州市林业发展顾问,引进了40多个优良新品种,建设优质苗木基地8000亩。重点推广了林农复合种植、果树高枝嫁接等20多项技术,积极推行林果标准化生产,建立了4个银杏、油桃标准化示范区,银杏叶基地顺利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中药材栽培标准基地。邳州市依托国家木制家具和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家人造板标准化委员会等院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大力推进规范化生产。他们坚持向质量要市场,向创新要效益,推动林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提升。仅去年以来,全市就引进先进技术50多项、先进生产设备150余台(套),新建实验室174个,新增木地板生产企业5家、家具生产企业50余家,90%以上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走出困境。强大的科技支撑为邳州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第五,加强政策扶持,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邳州市着力营造“三个环境”,推进林业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2008年以来,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前谋划,积极应对。一是全力打造优厚的政策环境。制定了银杏、意杨、干鲜果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10条意见、32项具体措施,把优质生产要素、优惠扶持政策、优良高效服务向林业企业集中。全市实施了“人造板千线扩张”和“村级投入超千万工程”,既抓“顶天立地”又抓“铺天盖地”,2007年投入1250万元用于省级重点龙头木材加工企业扩大再生产,不断做大做强林业企业。以盛和、富祥、夹河为代表的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板材加工企业相继崛起,2007年这三家企业产值均超亿元,仅盛和木业就纳税近2000万元。在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同时,邳州市还重点发展了以官湖、土山两镇为中心,包括2500多家中小企业的邳北、邳南两个板材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企业的集群效应。二是全力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凡规模以上林业企业全部列入市重点保护企业,在土地、金融、品牌培育等方面倾力支持,协调上海铁路局开通林产品出口铁路集装箱运输专线,为林业产业发展开通高效、快捷、畅通的绿色通道。三是全力打造优良的创业环境。积极组织成立企业贷款担保商会,协调江苏银行成立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促进银企合作,为林业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近年来,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20多亿元,投入6300万元农发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对林业企业实行“一卡通”,凡持卡企业运输车辆,在邳州市境内一律不收过桥过路费,企业发展难题实行限时办结,重大问题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
邳州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加强生态建设、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兴林富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邳州的实践同样证明,林业是个大产业,是个富民产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朝阳产业。邳州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全国各地认真学习借鉴。目前,全国已有17个县市林业产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有44个林业企业年产值在10亿到244亿元之间。希望各地认真总结学习林业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不断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二、科学分析林业产业发展的形势,进一步坚定做强林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2007年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后,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2008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44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4.94%,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1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1.8%,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全国人造板产量达到9409.95万立方米,松香、竹材、竹制品、家具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一是林业特色产业成为新亮点。在传统林业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生物质能源、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民营林业经济得到新发展。目前,在林业工业发展总投入中,90%以上是民营资本。全国民营林业企业总数已达到1.17万家,占全国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的78.2%,产值占70.4%。三是林业产业结构呈现新变化。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加速之势,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各企业的主动意愿。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结构由2007年的44.3∶48.1∶7.6,调整为44.1∶47.5∶8.4,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两个产业。
在看到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向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森林资源支撑能力较弱,原料林基地建设缓慢,质量不高,效益较差;产业整体素质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贡献率不高,落后产能庞大;林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薄弱,国际知名产品缺乏;林业机械制造业水平总体落后,高端林产品加工机械主要依赖进口。总的看,我国虽然已经成为林业产业大国,但还不是林业产业强国。
除此之外,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我们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林产品进出口已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但今年1—8月全国林产品进出口仍然受到较大影响,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365.98亿美元,同比下降13.68%。尤其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明显抬头,为林业产业发展带来更为不利的形势。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已有约47项保护主义措施付诸实施。美国《〈雷斯法案〉修订案》已于2008年5月22日正式生效。专家分析,这项法案的实施将加剧我国林产品进出口困难,使我国木制品出口美国的门槛以及经营成本、交易成本都大大提高。而我国人造板、木地板和家具出口市场又以美国为主,几乎占到美国林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我国林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科学应对。一要充分认识林业的基本功能。林业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最古老的产业,是一个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特殊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林业的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邳州等各地的实践证明,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改善了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还打造了一系列优美的生态景区,对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发挥了突出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发展林业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我国还是欠发达国家,特别是农民人均收入还很低,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761元,人均不到70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和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差距还很大,同时我国还有不少县经济十分落后,财政十分困难。邳州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大大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1/4、财政收入的1/3都来自林业,这充分说明林业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三要充分认识发展林业产业对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作用。林业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市场空间广、就业潜力大,尽管我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今年农民收入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仍然保持着和谐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科学应对的结果,也与我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各种林业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已承包到户的15多亿亩集体林地,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3600多万个就业岗位,许多地方出现了“城里下岗,山上创业”的可喜局面,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功不可没。我们坚信,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林业产业一定会更加强大,产业素质将会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些信心主要源于以下基本判断:
一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8年来,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年均19.7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虽然对我国林业产业带来很大冲击,造成林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但是我国林业产业仍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造林、育种育苗、陆生野生动物饲养、家具制造、森林旅游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9.34%、31.85%、42.64%、24.94%和23.28%。据初步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266亿元,与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林产品产量比2008年同期增减互现,二季度比一季度环比增幅在28.2%以上,有些产品环比增长高达51.1%。总体上看,我国林业产业并没有“伤筋动骨”,我们在金融危机中损失的一些加工企业和生产能力,大多是市场竞争力低、抗风险能力差的落后产能。从长远看,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产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已呈现较明显的企稳回暖迹象,总体发展趋势继续向好。
二是国际国内对林产品需求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越发达,对木材的需求增长越强;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对林产品的消费量越大。近10年来世界木材需求处于长期增长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数据,2007年世界工业用原木消费量为17.72亿立方米,比1997年增加11%。世界原木进口总量从9200万立方米增加到1.34亿立方米,提高0.5倍。据预测,2030年全世界工业用材将达到24.6亿立方米,比1990年增加4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新趋势下,作为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备受青睐,需求十分旺盛。近10年来我国的原木进口量猛增,提高了4.7倍。2008年与2007年相比,我国刨花板产量增加37.77%,木地板产量增加9.74%,工业用木材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还会对林产品产生许多新需求,将推动新兴林业产业不断发展。这些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是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三是我国林业产业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我国有43亿亩林业用地,还有8亿亩可治理的沙地和近6亿亩湿地,三者合计是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倍多。同时,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开发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林地产出远低于耕地,林地蕴藏的巨大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从总体上看,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很快,但森林资源经营仍很粗放,第一产业发展基础不扎实,发展的空间很大。据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目前我国有中幼龄林15.69亿亩,如果通过加强森林经营,每亩提高森林蓄积量2立方米,就可增加森林蓄积总量30多亿立方米,创造几万亿元的物质财富。同时,林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第二产业的素质提升空间很大。此外,林业第三产业仅占8.4%,发展潜力更大。特别是林业产业是最大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如果将我国丰富的林地资源、物种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加之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一定能够实现由林业产业大国向林业产业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四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一方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资产,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创业热情。农民如饥似渴地通过发展产业来增收致富,他们“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精心抚育林木,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林业聚集,有力带动了林业产业发展。特别是林业就业岗位和农民来自林业收入的明显增加,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为拉动内需和消费、进一步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大家知道,经济发展永恒的动力是消费,当前我们应对金融危机要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如果消费上不去,投资过快形成的产能就释放不出来,那就好像吃进去消化不了,拉不出来,这样会更危险。我们国家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农村,广大农民和部分城市低收入者消费意愿强,消费倾向高,但没有钱消费,购买力低,而少数高收入者虽然购买力强,但消费倾向低,这就出现了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的错位。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就业岗位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民盖房子、买家电、购家具就会随之增加,拉动消费。当然,林业生产周期长,不像耕地承包那样收效快,但从长远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必将极大地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必将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五是我国已成功探索了一条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我国林业产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之一,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博弈中,林业产业从小到大,从低速扩张到高速发展,具备了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出台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加大产业投入等措施,逐步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调控、指导和扶持,为林业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凡是政府服务到位、市场机制健全的地方,各种社会资金进入林业产业领域的就多,林业产业就发展得好、增长得快、实力就强。可以说,我们所探索的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将是推动林业产业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准确把握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的质量效益
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确立了林业的新地位新使命,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刚刚发布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进一步明确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政策、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培育林业骨干产业,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素质,加快构建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拉动生态建设、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强国。力争到2012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26万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量达到900亿美元以上;林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增加到50%以上和18%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培育森林资源作为做强林业产业的重要基础。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既是发展林业第一产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发展林业第二产业的根基。没有充足的森林资源,就没有加工原材料,林业产业发展就是无米之炊,就谈不上发展。各地要加快造林绿化进程,着力加强森林经营,全面提高森林质量。要鼓励生产企业建立原料林基地,扩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大径材和珍贵树种等原料林基地建设规模,加大原料林定向培育力度,确保有稳定充足的原料来源。二是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做强林业产业的重要举措。龙头企业是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实行政策扶持,鼓励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团,带动林业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人造板、家具、木浆造纸、竹制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做强林业产业的重要途径。林业产业发展,必须按照“走出去”的战略要求,积极探索对外合作的新形式和新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原料来源渠道,拓展林产品市场。财政部、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境外林业合作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我国企业从事境外林业投资、合作等给予项目前期费用补助、资源回运补助、“走出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补助、境外突发事件处置费用补助、境外研发中心专利注册费用补助和贷款贴息,这是林业“走出去”的重要政策支持,各地一定要认真研究,把这些好政策用好用足。四是坚持把全面提升产业素质作为做强林业产业的基本着力点。目前,我国已是林产工业大国、贸易大国,但还不是林产工业强国。必须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转变经营机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主动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转变林业产业增长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林业产业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五是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做强林业产业的根本宗旨。发展林业产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强林业产业,必须紧密结合农民经营林业的特点,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特色林业产业,尤其要重视林下经济的开发。发展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尽快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兴林富民贯穿于林业产业发展的始终,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生态建设,实现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要在全面加快发展的同时,重点培育十大支柱产业,力争尽快取得突破。
一是木材加工产业。木材加工既是林业的传统产业,也是林业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当前,我国木材加工业在整个林业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人造板、家具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我国人造板生产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人造板企业达6000多家,生产规模接近1亿立方米,是世界人造板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国际木业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木材加工产业产值还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和木材利用率都不高,还大有潜力可挖。木材加工业必须向精深加工迈进,丰富产品种类,改进加工工艺,增加科技含量,全面提升产品的档次。同时,也要重视发展木雕等工艺品产业。我国木雕种类繁多,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木雕等艺术性强、文化内涵深的艺术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发展潜力很大。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木雕等工艺品产业,大力推进木制工艺品产业化,让这一传统产业发挥现代价值。
二是森林旅游产业。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森林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且展示出光明前景。早在1977年,美国每年的森林旅游消费就突破1600亿美元,超过石油工业而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森林旅游的人数高达20多亿人次,几乎是美国人口的10倍,每年消费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约占美国家庭收入的1/8。我国森林旅游业近年来也一直呈快速发展之势,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直接旅游收入每年以20%多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74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旅游产值1400多亿元。据统计,森林旅游业使全国近2000万农民受益,直接吸纳就业人口近50万。但是,目前森林旅游业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经营管理粗放、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今后,必须按照“严格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旅游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文化功能,树立森林旅游品牌,力争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2400处,森林旅游人数达到3亿人次,森林旅游社会综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
三是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高达60%,每年需净进口800多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油料进口大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45%,油菜籽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12%。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今后还将呈刚性增长态势,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已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有近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木本粮油发展潜力巨大。据测算,我国现有木本粮油8000万亩,适宜发展木本粮油的土地1.6亿亩,如果全部开发出来,相当于近1亿亩耕地的粮油产量,可以大大增加我们解决粮油问题的回旋余地。目前,我国木本粮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粗放,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落后。今后,木本粮油产业必须坚持走良种化建园、规范化生产、市场化引导、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的道路,重点发展油茶、核桃、板栗、柿子、枣这五个树种,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国建成2500万亩高标准木本粮油示范基地,为农民增加1000亿元收入。国家对发展木本粮油产业高度重视,今年10月底国务院批复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使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7000万亩,全国年产茶油250万吨左右,占到全国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20%以上。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搞好优质种苗培育,扩大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真正把油茶产业培育成为服务国家大局的支柱产业、维护人民健康的民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四是竹藤产业。我国竹藤资源十分丰富。全球1200多种竹子中我国有500余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现有竹林面积484万公顷,年产竹子11.5亿根。全球600多种棕榈藤植物中我国有61种,最高年产野生藤6500吨。我国竹藤资源的储量、产量、产品种类及加工利用水平均居世界首位,具有做大做强竹藤产业的良好基础。目前,我国竹产业年产值已超过70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竹藤产品出口177个国家,直接从事竹产业的人员超过3500万,主要竹产区农民收入的30%来自竹产业。但是,我国竹产业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规模小、可工业化利用竹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调整优化竹藤资源培育产业,不断壮大竹加工产业,积极发展竹文化产业,实现竹藤产业产、加、销一条龙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构建竹藤国际标准化体系,掌握国际贸易主动权。
五是花卉产业。花卉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目前全球花卉年消费额已达1000多亿美元,贸易额100多亿美元。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截至2008年底,全国花卉生产面积达77.5万公顷,销售额667亿元,出口额3.99亿美元。与花卉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花卉业还存在着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2007年,全国花卉平均每公顷销售收入仅为8万元,人均产出不足1.7万元,而荷兰花卉业人均产值高达6万多欧元,每公顷产值达12.5万欧元。我国自然条件优越,种质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初步预测,2010年全国花卉销售额将达到700亿元,2020年将达到1000亿元。大力发展花卉业,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逐步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努力提升产品品质。要大力宣传花卉文化,普及花卉知识,积极引导花卉消费。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优秀品种,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不断提高我国花卉业发展水平。
六是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发展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的单位和专业户已达4万家,年产值和进出口贸易额达2000亿元,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业总体上还处于资源短缺阶段,种源不足和技术落后仍然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据初步测算,我国现阶段野生动植物原料缺口货值达500亿—600亿元,许多生产经营活动只能实行限产措施,因此损失了数千亿元的产值。加快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建设,重点做好种源储备、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资金筹措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防止因发展产业而破坏野外资源。
七是木浆造纸产业。造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造纸工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显著、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是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纸及纸板生产企业达3500家,产能达8000万吨,总产值达3600亿元。目前,我国纸及纸板人均年消费量为50多公斤,仅相当于美国350多公斤人均年消费量的1/7,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正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但是,我国造纸业仍然存在企业规模效益低、优质原料缺口大、污染治理任务重、装备研发能力差等问题,制约着造纸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大力发展木浆造纸产业的优势,以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今后,要大力发展木浆造纸产业,积极推进林纸一体化发展,加强原料林基地建设,加大企业重组力度,优化原料产品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进一步提升木浆造纸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
八是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发展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今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争取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我国有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木本油料树种154种,每年还有大量枝桠剩余物,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前景十分广阔。林业资源能源化开发利用将是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面,成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流通、使用以及生态评估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国家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制约着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关键在于加强能源林基地建设,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加强林业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和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攻关,形成可产业化推广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储备。制定完善支持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两个积极性,使林业生物质产业真正发展成为企业收益、百姓得利的绿色产业。
九是林产化工产业。林产化工产品具有纯天然、不可替代性等明显优势,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深加工程度和产品附加值高。以松香为例,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先后开发出100多种深加工产品,深加工利用率接近100%,产品附加值可比原料松香提高2—30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产化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松香、活性炭等主要林化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松香年产量达80余万吨,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全国林产化工产业年产值已达1500亿元以上。但是,目前我国林产化工产业仍然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国际标准话语权等问题。我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充足的松脂、芳香植物、木本油料、药用动植物等特色资源,加之近年来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活性炭、植物提取物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林产化工产业拥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对生物基材料、松香、活性炭、生物农药等林化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今后,要按照产业布局区域化、资源供给基地化、利用方向高值化、生产工艺清洁化、生产装备节能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要求,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松脂资源精深加工、天然香料和生物新材料开发等产业,把林产化工产业培育成林业的支柱产业。
十是沙产业。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会加剧贫困,但只要科学利用,沙化土地同样可以带来财富。沙区拥有广袤的土地、充足的阳光和丰富的动植物等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挥沙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群众收入,而且可以调动社会各界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仅种植沙柳一项就为农牧民每年人均增收100元以上,2008年全市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沙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五个大类、上千个品种的大产业。但是,我国沙产业仍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今后,要在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的前提下,突出抓好资源培育,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开发精深加工,重点发展灌木林培育和加工利用、中药材生产与产品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经济林果种植与精深加工、沙漠旅游、沙区风能和太阳能等支柱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资源配置合理、综合效益显著的沙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沙区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四、全面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切实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林业产业是联系兴林和富民两大目标的桥梁与纽带,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兴林,一头挑着富民。只有林业产业发展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像邳州那样,同时实现既兴林又富民的目标。可以说,抓住林业产业就抓住了兴林富民的关键,抓住了林业发展的“牛鼻子”。在全面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一定要牢固树立产业兴林、产业富民的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产业拉动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作用。
(一)切实加强对林业产业的组织领导。林业产业门类多、链条长、涉及面广,既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事关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才能确保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林业部门既要重视生态建设,也要重视产业发展,把发展林业产业摆上重要日程,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指导林业产业。尤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林业产业的重视和关心,真正把发展林业产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形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业产业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协会的作用,确保林业产业有机构抓、有专人管。积极引进林业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为他们创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通过引进人才达到引进资金、技术的目的。要抓好典型示范,树立兴林富民的榜样,激发农民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的热情。
(二)认真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林业产业是一种资源约束型产业,必须精心谋划,才能避免破坏生态和盲目扩张,实现科学有序发展。各级林业部门要根据《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的原则要求,抓紧编制完善本地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并将林业支柱产业纳入当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全面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趋势,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等情况,科学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林业产业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切实增强规划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统筹协调好发展产业与保护资源的关系,绝对不能因发展产业而破坏生态,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各地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千万不能贪大求全,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培育优势产业。要以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面实施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三)不断完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其他产业相比,林业产业融资能力差、生产周期长,在发展起步阶段尤其需要政策扶持。《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已经明确了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现在的关键是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全面落实这些扶持政策,切实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争取逐步加大财政对林业产业的投入,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积极探索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方式,加大对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经营工作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种苗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认真执行《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切实降低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负担。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不断丰富林业产业融资渠道。逐步探索建立森林保险制度,落实保费补贴政策,完善保费分摊机制,提高林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我国林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是科技落后。建设林业产业强国,提高林产品质量和效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各地要充分利用科技推广资金,增加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鼓励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手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广各种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重点扶持新兴产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尽快形成林业生产力。积极支持林业高新技术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以科技进步带动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开展森林认证和绿色林产品认证,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五)大力开拓林产品市场。没有稳定的市场,林业产业发展就会失去根本动力。今后,各企业必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加强市场需求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大力发展订单林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生产。要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着力稳定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避免因市场过于单一而降低林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大林产品消费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国内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区域性林产品市场,健全林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丰富林产品功能,开辟新的林产品利用领域,挖掘林产品城乡市场消费潜力,建立多元、稳定、安全的林产品市场体系。
(六)建立健全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林业产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具有生产相对分散、建设主体较多的特点,必须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帮助解决那些一家一户、一企一业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要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林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林业产业协会要在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国际贸易摩擦,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建立林产品信息预测预警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发布等工作,及时掌握市场行情,超前应对市场变化,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发展林业产业是一项事关国家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一项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实现兴林富民目标的重大工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强国,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林业局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