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的伟大历史变革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更新时间:2012-04-14

 

冷溶

  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实现的社会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三次历史性转变

  中国发生的伟大变革,集中体现为《决定》中所说的,我们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相继实现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这三次转变是怎样实现的,又具有怎样伟大的意义呢?

  第一次转变,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近代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的中华民族跌入到谷底,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我们。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豆剖瓜分的境遇。在那段漫长的黑暗时期,作为中国人曾经是个耻辱。多少仁人志士,各种党派、学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寻求着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无一能够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了这一状况。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所谓“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就是说,以这一时间点为标志,不但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自明朝中叶以来几百年中华民族衰落的历史。

  旧中国的落后、衰败,不但来自外患,首先源于内忧。长期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偏离了世界文明大道,与欧洲强国逐渐拉开了距离。曾经有过的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辉煌。这种衰落的趋势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埋葬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才有了根本扭转。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实现了由衰至兴的历史转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第二次转变。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就不停顿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在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这一转变,把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引导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意义重大。

  当初,社会主义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进步的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的丑恶和残酷,希望寻求一种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这一人类理想的实现有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能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马上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曾经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当然不愿意再有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但毕竟还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搞的。而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尽管历经曲折,但毕竟让我们党搞成了,坚持住了,而且越搞越好,这确实是个伟大的创举。

  中国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在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领导下实现的,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实现的。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伟大,毛泽东同志伟大。尽管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一些错误,但是就从他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点上讲,他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第三次转变的标志,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突出地表现在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发生的革命性变革。

  过去我们搞的是计划经济,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了改革开放最为关键的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我们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所在。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信息不通,陷入孤立,发展受到限  制。我们抓住机遇,毅然决然地打开国门,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走向世界,这不但对中国本身,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突破,所以是历史性的,所以意义重大,更在于它们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转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全面开放,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破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的很多错误理解,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正是在这样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创新发展,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和发展的。找到这样一条道路,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必然结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走向辉煌的六十年

  三次历史性转变,带来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成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决定》指出:这六十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综合国力看。旧中国积贫积弱,建国初期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而到2008年,我国GDP达到30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5万亿美元,均跃升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高达2万亿美元。钢铁、水泥、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首位。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众多尖端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从人民生活看。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761元,均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00多倍。人民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基本权益得到保障,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特别是我们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对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

  从国际地位看。过去中国人被称作“东亚病夫”,长期被人家看不起。这种状况早已成为历史。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经济实力,一举一动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显示了中国的力量,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中国创造的奇迹,令世人惊叹;中国的发展前景,影响世界走向。今天的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

  所有这一切,是由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而取得的。这是一个一步步走向辉煌的伟大历史进程。

  毛泽东同志以及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开国元勋们,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开启者。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长期落后、备受欺辱的国家来讲,迅速改变面貌的心情是很急迫的。“追赶”,是当时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也是整个六十年国家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新中国的成立,总算有了条件和可能,中国人民就以千百倍的热情干了起来。我们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在1952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以后,又通过几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显著改善,“两弹一星”集中代表了那个时候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对于怎样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很多方面是相当成功的,这是我们在这一时期能够取得很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党的八大和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刻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发展的道路也并不平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我们经历了一段比较严重的曲折。毛泽东同志开始认识到,我们对社会主义“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有了较深的感受。特别是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这已经接触到了问题的实质。可惜,他没有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继续深入下去,而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很快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向上,与真理擦肩而过。

  万事开头难。毛泽东同志这一代人的奋斗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没有任何建设经验,严重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搞建设的外部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又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很伟大的。他们做的所有这一切,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深刻认识到,核心的问题在于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不能搞马克思当初设想的那种很高程度的社会主义。我们过去所以遭受那样大的曲折,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认识清楚;而后来的成功,又首先在于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制定了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前完成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发展上了个大台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前完成第二步再翻一番的目标,实现了总体小康,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进入新世纪,我们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第三步目标奋进,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好,GDP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从2000年的第六位跃升到2008年的第三位,再次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三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达到9.8%,而同期世界仅有3%。这样大的一个国家,能长期地、持续地保持如此高的增长,这是绝无仅有的。

  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在一些关节点上的重大突破,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是不落后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建国初期,我们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六十年代又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从“工业化”到“现代化”,说明当时我们党对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是了解的。但后来封闭了起来,落在了时代后面。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高度关注世界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等新概念。“小康社会”是从人民生活多方面改善的角度,从人均的、可以与国际上相比较的角度提出来的。用来衡量小康水平的GDP,包括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当时是一个很新的统计指标。这些都反映了那个时候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理念。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我们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历史上几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大发展的机遇,我们都错过了,唯独这一次抓住了。我们现在不但是一个工业大国,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大国。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新的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几代领导人的思想,站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最前头。上述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变化的敏锐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我们取得了其他国家用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回顾这一发展历程,深感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更加坚定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一个根本结论

  一部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承担起这一伟大的任务呢?

  第一,我们党是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由一批有着崇高理想、远大抱负、献身精神、高度负责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承担起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并为之进行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每一步,共产党人总是冲在最前头,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带领和感动着中国人民。他们是革命的先锋,建设的英模,改革的闯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浴血奋斗,就不会有国家和民族今天的辉煌。我们要用已经取得的成就来鼓舞人民,更要看到与世界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的巨大差距,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居安思危。

 第二,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中国近代历史上所以落后,关键是思想理念的落后;中华民族的无数次奋争所以失败,关键是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的马克思主义,集人类文明之精华,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科学真理。中国尽管当时相当落后,但是由于中国人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就一下子与人类最为先进的理念和由此造成的世界革命形势联系了起来。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而详尽地分析中国的问题,有效地不断解决中国的问题,领导人民一步步走向胜利,中华民族的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必须为全党所掌握并教育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三,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党。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就在于她完全是为了人民的,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不光表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很重要的还表现在共产党人的作风上。我们过去靠了这个感动了中国人民这个“上帝”,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一个怎样继续感动“上帝”的问题。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的特殊政治优势。今天,我们要把这一宗旨和作风,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决策上,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工作上,体现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上。特别是在利益日益多元、复杂的情况下,要始终站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有这种强烈的意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是衡量我们党是否保持了先进性、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试金石。

  第四,我们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党。

  改造中国,其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世所罕见,需要领导这一事业的党无比坚强。党的建设被称为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曾经把一个党内成分绝大多数是农民的党成功地改造为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完成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这是一个伟大工程,也是一个伟大创举。现在,我们又面临着在长期执政、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怎样把党建设好的艰巨任务。要继续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完成这一新的伟大工程。要按照《决定》的要求,针对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需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创新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等,把《决定》提出的新举措、新办法真正落实好。

  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就一定能够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这就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根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