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构建评估体系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王颖东:我们希望通过评估工作,梳理当前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当记者收到一个白皮册子时,眼睛一亮。这本共18页的册子就是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编制的《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两化融合的道路,而中国也正在从战略高度对新型工业化之路进行探索。首批 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被圈定后,中国的两化融合之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两化融合毕竟是“前无古人”的尝试,而且国外也没有完整的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中国的两化融合迫切需要相关的评估体系。作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上海市无疑作了有价值的尝试和探索。

“近年来,上海市在两化融合的观念融合、体制融合、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本地两化融合现状缺少系统的、量化的把握,对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水平,缺乏科学的、标准化的评估体系。”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研究部主任王颖东道出了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初衷。据了解,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同意批准,该中心建立了上海市市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通过开展基础研究、专家座谈、企业调研、抽样调查等工作,以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形成了这套评估指标体系的征求意见稿。

“我们希望通过评估工作,能够梳理当前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使企业较为准确地把握自身两化融合现有水平及其在行业及相似企业中两化融合建设发展所处的地位。”王颖东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而政府也将通过评估找出发展水平高的企业及行业,将其作为参考推广典范,为企业实施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指南。

三大工作为两化融合献策

王颖东告诉记者,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参与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不仅包括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还包括评估体系调查评估工作、政策汇编及解读、典型案例库建设以及重点项目梳理与基础工作支撑等工作。

 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完成《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建立起一个由社会环境水平、大型企业发展水平、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等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61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估体系,评估内容涵盖社会环境、信息服务环境、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企业信息化应用与集成、信息化效益提升等方面。对应评估体系初稿,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业务处室的指导下,与上海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等方面单位合作,完成了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小范围抽样调查工作。

在两化融合政策汇编及解读研究方面。该中心从国家和上海两个层面搜集并筛选出63个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关政策法规,编辑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法规选编》。从时效性出发,选编的政策法规均为2004年后生效,共分6大类,其中产业发展与投资相关18个,信息产业相关9个,科技创新相关11个,涉及财税支持的20个,涉及人才扶持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分别为2个和3个。同时,出于地域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法规选编》中的17个上海政策法规进行了详尽解读,运用图表和文字理清政策内容,形成《“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其中产业发展与投资相关3篇,信息产业相关5篇,科技创新相关8篇,人才扶持相关1篇。

在典型案例库建设方面,该中心参与收集整理了上海企业两化融合的典型案例,从产业角度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提供启示。形成《上海十大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探索与实践》,展示18个典型案例,涵盖上海十大产业,包括航空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汽车产业、装备产业、船舶产业、信息产业、消费品产业、现代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等。

评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要有针对性

两化融合正在摸索,这套评估指标体系虽然提供了决策参考,但毕竟还是征求意见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王颖东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该中心将通过三个主要方面对这套评估体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第一,在社会宏观环境层次与企业微观应用层次之间加入对行业的中间层次的考察,增加体现行业特征、特别是行业工业特征的调查内容。而现有的评估体系缺乏对企业层面工业化水平的考量,这一点下一步可以与行业考察结合起来进行。第二,建立相关的数据获取途径,形成相应制度,提供评估服务,开展评估评选活动。一方面,与政府合作,针对评估体系,形成正式的抽样调查制度,固定样本,逐步扩大规模,修正修订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与政府及有关社会团体、机构合作,面向社会开展公开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发布有关指数、排名、报告,举办有关评比评选活动。第三,帮助企业建立两化融合水平模型,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绩效评估。在企业的评估活动正式开展、评估机制初步建立起来之后,通过数据信息的积累,定量与定性比较相结合、排名与应用标准相结合,建立衡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标准化模型。“我们将通过评估活动的开展,与企业一起在两化融合建设、应用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之间建立起统计评估标准与机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自身两化融合发展需求与方向。”王颖东说道。

而作为智囊结构,研究中心也会对政府推进两化融合有关措施提供一些建议。王颖东就向记者表示,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把握现状,有的放矢”,即要对本地两化融合的基本现状有较系统而清晰的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结合国家及本地产业发展现状与有关规划,认清问题,把握发展趋势与机遇,找准切入点,切实、有效地加以推进。同时,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兼顾普遍性与个性化。在制定有关推进规划与目标的时候,要根据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分别细化对待。“针对大型企业,主要从信息化集成应用、深化应用的角度去推进,对于信息化建设已经相当完善与理想的大型企业,主要看准世界先进水平,发挥其创造性,发挥其在行业内的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中小企业,主要从普及推广应用的角度考虑,提升其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王颖东表示。

另外,在环境建设与平台打造方面,政府主要是要做好导向促进作用,毕竟两化融合的主体是企业。专项资金的设立是其中一项重要手段。其外,同样重要的是,政府要做好社会、商业环境的营造工作,要做好企业与企业、有关社会团体、研发机构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建设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真正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营销信息化是两化融合中很关键的切入点,企业对转变营销模式的迫切需求也使得电子商务不断升温。各大试验区都有关于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和推广的思路和方案。对此,王颖东就表示,从上海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规范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体系建设。在整个电子商务产业层次,在针对各个具体行业服务层次,建立有关的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标准,细化相关定义与解释。加强电子支付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另外,对于已经习惯传统交易模式与方法的企业与相关机构,政府要做到积极主动引导,从试用、试点开始,帮助企业逐步转变观念,并与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的升级发展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