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信息化
来源:daniella 更新时间:2012-04-15

 

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无形之中树立起了医院的科技形象。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在过去几年,美国医疗服务信息化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Google跟美国的医疗中心合作,为几百万名社区病人建立了电子档案,医生可以远程监控。微软也推出了一个新的医疗信息化服务平台,帮助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实时了解病人的最新状况。英特尔也在几年前推出数字化医疗平台,通过IT手段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互动。IBM公司也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努力。

    预约挂号是医疗服务信息化的必然,在中国的医院,绝大部分是随机病人,什么时候来,什么样的病人,医院无法算计,这样给医院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病人做到70-80%的预约门诊,医院的状况会改善非常大;百姓角度来讲,提前十分钟到,就可以看完病,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缓解了医院门前交通拥堵,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启动预约挂号,一是方便群众就医,减少排队;二是便于管理,改变号贩子霸市局面;三是为避免外地人就医被号贩子、医托所蒙蔽。目前国内预约挂号的信息化程度不容乐观。“要在目前医疗状况下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还应改变群众大病小病都找专家的观念和模式。”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洪宓说,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双向转诊”。而双向转诊的问题和预约就有很大关系,群众有病了先去社区看,社区往上转,这样就需要医院提供一个平台,什么病情,转到那个科室,这就介入了知识成分。预约挂号无疑就是一种能从客观上起到疏导作用的办法。

“有线”“无线”大比拼,应用体验是关键。众所周知,查房是住院部医生每天的例行工作。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医生或护士需要随身携带一大堆病历本,并以手写方式记录医嘱信息。

        这样既不利于查房效率的提高,也容易因录入和识别而产生误差。因此,有些医院开始在病房里部署医疗网络,减少手工操作。在有线网络模式下,医生将工作站插到病房里的网络接口上,就可以完成例行检查。这比传统查房方便了许多,但多次插拔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加大不必要的开支。而采用无线局域网的方式覆盖各病房无需考虑人数,无需插拔接口,只要估算接入带宽即可,而且还能为用户提供在覆盖区内任何角落接入网络的优势。事实上,无线查房,就是把数字化推到病人床前。医生或护士只需轻轻点击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或 PDA ,就可随时调阅病人的病历、医嘱和各种检查、化验以及护理等信息,并可以准确地在床边下医嘱,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科室和医院的管理终端。无线查房系统的使用将最大程度的提升医生查房的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可以说,无线查房系统是一项革命性应用。

数字医院是什么模样?没进门诊室,医生已知道你的姓名和病情;还没走到药房,你的药已经全部配好———从挂号、门诊,到各项体检、付费取药,就医全过程快捷而准确。这是因为你有一张纪录个人信息的IC卡,在某些发达国家,人们已能在数字医院里享受到这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是把数字化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等全部临床作业过程纳入数字化网络中,实现临床作业的无纸化和无片(医学影像)化运行。在数字医院里,诊断、医疗过程和设备,以及化验室都是数字的,化验结果当时就可以看到;量体温、测血压、听诊等常规诊断以及CT机、核磁共振仪、X光机和手术器械也实现了数字化。如北京海军总医院等利用机器人成功做过手术。有了数字医院,根据患者的社会保险或医疗保险号,医生就可以获知全部医疗保健信息,如病史、医学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使诊断和治疗过程更精确化,从而提高诊治效果和质量。医疗系统软件是个大产业,数字医院不仅需要数字化医疗设备,同时还应将各种医疗数据、信息纳入网络系统。这就需要大量的医疗系统软件。据有关单位统计,2000年我国共开发约800亿元人民币的IT软件产品,其中仅1.5亿元是为医疗机构开发服务的,占软件总量不到0.2%,即使加上数字化医疗设备产品市场,也仅为6亿元人民币。

    上海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各级医院基本建立了以费用结算为主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并具备药品库存、配发药、病案管理等功能;各医保定点医院基本实现了与医保中心的费用在线结算管理。尽管上海数字化医院建设在整体推进上相对滞后,但已有一些医院已经开始探索CIS建设,实现了部分临床业务的数字化以及检验、影像等医技系统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广覆盖、大量的前期投入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网络建设方面,上海各级医院基本建成了院内局域网;三级医院已接入全市卫生虚拟专网;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Internet 网站;部分区已开始建设区域性卫生网,其终端将延伸到社区;2005年批准并已启动的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项目建成之后,将促进区域性卫生虚拟专网的进一步完善。软件系统方面,大多采用了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和C/S软件架构,部分医院采用多层架构、中间件等技术构建了更为灵活的、可扩展的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性方面,双机热备技术等方案保证了系统不间断运行和数据不丢失,医院内网与外网的连接采用一系列安全措施,有效避免黑客恶意侵入、病毒入侵等,保证网络运行安全和数据的安全可靠。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不仅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使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信息化的了解日益加深,能够提出更具体、更科学、更合理的用户需求。医院信息化建设要规划和标准先行、要实行“一把手负责”、要紧密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要与医院的流程再造和管理工作共同推进、软件建设要适度超前、硬件建设要注重实用等经验,为下一步改进和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建设数字化医院的目标奠定基础。经过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上海各级医院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医院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他们充分了解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需求,能将医院的需求与开发商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有效集成,选择符合医院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并基本具备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能力。这样一支既熟悉医院管理与医院业务流程,又精通IT 知识的医院信息技术人才,为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和技术保证。此外,位于上海的众多国际知名IT 企业、医院信息系统专业开发企业和医疗信息产品供应商,在数字化医疗、电子病历应用、医院信息整合、医学影像、远程医疗等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上有着广泛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基础,并在上海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为上海的数字化医院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上海市数字化医院发展策略研究

           医院信息发布系统

           医疗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