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信息化应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昨天,信息产业部在重庆召开了200 5年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会议,此次大会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大有作为”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改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传统产业,提高经济运营效率,促进资源环境的有效、可持续利用,这已经成为发展的一大方向。

信息通信不可或缺

短短几年,我国的互联网网民数已超过1亿,其中宽带网民数超过5000万。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政务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以及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应用已经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来人们连接网络主要是为了通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人们的信息交流、工作生活以及休闲娱乐都离不开信息网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迅速发展,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指明了信息技术应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前不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我国各行各业包括通信企业,尽快转变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的收入增长方式,尤其是加大信息应用的力度,以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的通信企业要继续深化实施党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应用,使整个社会走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以看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信息应用责任重大、不可或缺。通信部门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方面发挥作用,为改变以牺牲资源、环境、生活质量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助力。

信息应用大有可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不是一味靠“省”,而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解决好节约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十分关键。那么,如何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这两大焦点问题的解决呢?

在节约能源方面,信息通信具有高速准确传输的特点,可以提高现代设备的运作效率和安全系数,使之处于最佳运作状态,如电力的电子化、交通电子化等;信息技术可被有效利用在传统设备改造上,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信息通信网络可以和特色农业、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装备、医药、材料、旅游与文化服务、轻工、房地产等行业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改造关键生产流程,增强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信息应用系统为依托,企业可实现扁平化管理,特别是在资金流、物流上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实时监控与决策,可以提高资金周转次数和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和库存积压,提高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信息技术应用被广泛利用到环境监控和综合控制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支撑体系,开发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环境保护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环境管理政务和业务,建立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实现环境政务及业务管理信息化;通过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整合、集成、加工各类环境信息资源,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采用宽带因特网接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力,及时反馈环保信息,如在焦炭的综合利用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焦炭的附加值,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IT设备的回收利用上,可以采用信息分析手段防止有害电子物质流入自然环境。

依据后工业时代特征,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具备高附加值的资源,它可以帮助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经济运作的效能;信息应用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能与所有产业融合、提高效率、节省能源、节省原材料的工具。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依靠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大有用武之地。

应注意避免几大误区

专家指出,信息通信业要拓展信息技术应用,助建节约型社会,还必须注意避免一些误区。

一是不应将信息化与重化工对立起来。对于中国应该走以重化工为主的路线还是以信息化为主的路线的争论,中国工程院邬贺铨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信息应用不是局限在信息产业,更多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其中当然也包括重化工。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应用与工业化结合。二是要改变引进技术和发展生产中“重硬轻软”的局面。拓展信息应用,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要引进设备,更要引进技术,并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走长远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要通过推动社会信息化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市场机制。三是信息化本身也要节约。物质上面的浪费还看得出来,而信息化的浪费往往消之于无形。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复建设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同一个地方建立几个网站,各自为政,资源无法共享;有很多政府网站不注意内容的开发和利用,或名片式上网,基本没有更新,这本身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四是政府对信息网络的利用还不够充分。比如一些非保密性文件可以用网络传输,既节省纸张,又节省人力。此外,很多会议也都可以采用电话会议、电视会议的形式,既节省财力、人力、物力,又有利于端正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