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 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管理能力
来源:新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 实践与思考

  社会转型期凸显公共安全管理面临新的压力。目前危机处理的理念和措施无法全面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深化。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在“一案三制”(应急预案、法制、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危机处理的理念和措施仍然无法全面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整合和深化。

  积极防范和应对公共危机,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策略安排。新时期公共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群体性事件管理、环境污染事件管理、恐怖犯罪事件管理等方面。公安部门通过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对公共安全事件管理做出全面的策略安排,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真实性是预案制定的基本属性和要求。为此,我们认为当前公共安全管理策略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防控体系一体化建设,实现事前防范与危机隔离;从防控整体策略上看,强调以情报为主导,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尤其要注重重构与媒体、大众间关系,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危机事件的影响扩散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会把公共危机事件作为新闻焦点。在以往的危机事件中,公安机关往往处于危机报道的舆论被动方,要想改变危机事件报道中的被动,公安机关必须改变以往缺乏媒体参与时的单方面的主观的处理方式,学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公开说明事件真相,回应社会的关切,消除谣言和恐慌,有的放矢地加强和改进对社会舆情的引导。具体而言,首先树立正确的新闻媒体报道观念,相信只有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百姓的利益与诉求的报道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危机事件,根本上化解矛盾。从以往单方面的自我宣传模式转变为公安机关提供新闻资源、尊重社会新闻宣传规律的合作式宣传模式。

  以科技强警建设为导向,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当前,增强科技强警意识,促进公安队伍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在实践中,基层公安机关在开展科技强警工作中,务必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置于基础性的重要位置,把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水平,即不断提高公安信息建设、应用、管理、培训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应该看到一些依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二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仍需加强。目前已经建成的一些科技项目、科技工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着重建设、轻使用问题,系统或装备使用效率不高;同时还有一些科技建设在上项目时缺乏科学的调研和论证,致使这些科技设备、装备不能很好地适合和满足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三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亟待提升。

  科学规划建设公安信息网络,强化公共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扎实做好公安信息应用、管理和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公安队伍信息化水平,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抓好:一要做好公安信息网络的科学规划,让公安科技发挥最大的效益。二要高标准建设公安信息网络,让广大民警真正享受到公安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三要抓好网络应用,切实提高基层公安战斗力。

  (作者系镇江新区党委常委、副主任兼公安局长)
   作者:王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