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大部制改革具有可复制性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此次党政机构改革模式可能在全国县级区域推广
本报讯 记者范展莹见习记者陈耀帆报道:“顺德大部制改革具有可复制性。”在昨日举行的顺德区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专题报告上,主讲者汪玉凯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认为,顺德此次党政机构改革的模式有可能在全国2700多个县、区推广。
汪玉凯是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致力于公共管理、中国政府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关注顺德的改革。刘海、梁维东等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镇街等700多名公务员参加了报告会。
瞄准“党政统合”顺德全国先行
“党政统合的组织架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高效、经济的党政运转模式。”一开场,汪玉凯首先用三句话对顺德大部制改革进行理论概括。
“地方改革的关键点是自我创新。顺德党政机构改革不仅仅是在大部制本身,更是把‘党政统合’作为改革的主要思想。目前为止,顺德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迈出如此大步伐的区域。在目前体制下,与其县级区域党、政难分,不如统合起来。”
他进一步谈到,在决策方面,顺德确立了党、政、人大、政协统一的大决策机制;打破传统的区长分工的模式,实行区级领导直接任大部门首长,使区委的决策快速在部门得以执行。而党的纪委和政府的监查、审计合署办公,独立地行使监督权。“由于机构精简,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的运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高效、经济的党政运转模式也会形成。”
“顺德和全国2700多个县级基层政权一样,都是从上而下的党政架构。现在,顺德大部制改革已经把最基础的框架建好了,全国县级区域都能够推行顺德党政统合的公共治理模式,将对县级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汪玉凯表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其重点是职能的转变,政府要围绕老百姓去转。“除了要提供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外,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他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是机会要均等,制度要均等,能够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呢?汪玉凯说,一是要增加投入;二是要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接下来,顺德要理清16个部门的职责、边界,加强协调,决策要民主科学,在运行中不断深化改革。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要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业单位架构、组织等方面要与大部门进行对接,提升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下一步重点改革干部选拔
“下一步,顺德应把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改革的又一重点。”
汪玉凯认为,顺德的这一党政统合的治理结构,如果能和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直接选举改革相结合,其作为也许会更大。“组织结构合理了,人就是最决定性的因素。有了好的组织,但缺乏好的人才,组织的作用也发挥不了。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民主选举,如何操作,如何进行监督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进而保障老百姓知情、表达、参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