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金融信息化的难题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以“推进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指出:“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五项重要工作之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可见,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在于“建设资金短缺,机构设置困难,信息人才匮乏”,其中资金问题又是关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

  农信社信息化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近几年已经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发挥着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各项贷款21968亿元。各项贷款中,农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0299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已上升到87.5%%,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很多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依然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能。当前,农信社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信社业务拓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来重视。

  如何做好规划,避免将来出现累赘的系统,如何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全面周到的服务支持,如何集中核心力量于业务创新,这些都是农信社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专家支招农村金融信息化

  作为国内最早的IT企业和国家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结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太极公司金融信息系统事业本部总经理乐晖向记者表示,无论是尚未联网的还是现有系统不能适合业务发展的农信社,都可以利用已经成熟的应用系统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在基础建设中,由于硬件设备的价格差异非常大,农信社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硬件环境,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最新、最先进的设备及配置。核心业务系统及相关的卡业务、中间业务等软件平台,则更需要以产品的成熟度与扩展能力,产品厂家的实力、行业经验、成功案例及服务能力来进行考量。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与其他省份进行区域联网,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并为实现相互间安全的异地容灾。

  对于农村信用社信息化改造,太极公司有自己的独到经验。乐晖认为农村信用社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参与城市商业银行竞争,而不同的管理架构和业务模式决定了农村信用社不同的信息化架构体系。这要求无论是农村信用社还是金融领域IT厂商,都需要充分理解把握农村信用社管理架构和业务模式的演进方向。

  谈到农村信用社信息化改造,乐晖说:“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的科技力量较薄弱,因此,与拥有成熟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了解农村信用社、能够提供各个环节所需长期的行业咨询与支持的专业伙伴合作,应该是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赛迪顾问赵刚博士认为:农村信用社信息化虽然起步晚,却可以借鉴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省联社的数据大集中建设、新一代的综合业务系统等都已经有成功的应用参考模式,这使得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在管理理念和业务功能完善程度上,基本可以达到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但要解决农村信用社信息化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农村信用社信息化还要有战略性的思考。

  赵刚博士强调,农村信用社信息化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IT战略为指针、以IT架构为蓝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在未来一两年内将进入建设高潮,重点内容包括数据大集中、银行卡、多渠道电子银行及信息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