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西刚 徐迎兵 本报特约通讯员 徐世强
复杂程度有了科学“度量衡”
深秋的一天清晨,笔者随济南军区某装甲师后勤分队开赴配置地域,车队刚行驶至一处U字形山口时,警戒分队突然传来信号:“前方遇小股‘敌人’伏击,提高警惕,择机快速通过!”在警戒分队火力掩护下,后勤分队强行快速通过。
车队刚拐过山头行进到一片开阔地域时,刺耳的防空袭警报骤然响起。野战救护队紧急对车辆实施疏散隐蔽,官兵有的采取分散、低姿运动进行疏散隐蔽,有的给车辆披挂反雷达伪装网,有的迅速将车辆分散停放在附近山背、密林隐蔽。
警报解除不久,车队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弹坑内,两名战士挥舞着迷彩服向救护队求救。“小心有诈!”警戒人员持枪上前盘查,原来这两名“伤员”是“蓝军”的侦察员,企图混入车队窃取情报。
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敌情设置,笔者不禁纳闷:“演习方案上再三强调要突出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训练,然而复杂从何谈起?”在现场指挥的师长孙永富道出了原委:“这次演习,师里明确规定在复杂战场环境构建时,要遵从‘战术与技术相结合,着眼训练目标确定环境需求,依据需求确立对象要素’的原则,针对具体的训练对象、训练内容,有重点的科学设置各种敌情。”
让复杂战场环境“复杂”起来,科学是“度量衡”。在后勤指挥中心,指挥员接到报告:“后勤指挥网遭‘敌’摧毁!”“蓝军”干扰设备也突然开机对后勤“中军帐”实施不间断干扰,病毒攻击、线路中断等意外情况接踵而来,“中军帐”顿时成了信息“孤岛”。面对危局,指挥员沉着应对:“1号网转为佯动网,启用隐蔽网接替1号网工作,2号网迅速启用最低限度通信手段……一个个新的指挥网悄然开启。”科学的“敌情”设置成为部队训练的精确“磨刀石”。
后勤保障信息流畅通无阻
“各群、各指挥所,据上级通报,‘敌’先遣第一营已进至某地区,其第一连配置在某区域……”战勤参谋牛丙富通过后勤指挥作业车接到师基本指挥所敌情通报后,迅速通过网络连接野战被覆线,把信息传送至后勤指挥方舱。
“各组迅速利用既设通信手段、各种指挥作业系统收集情报信息!”指挥员下达信息收集命令。只见战勤、油料、营房、军需、卫生等各组人员在一体化野战指挥平台上快速敲击键盘,诸军兵种实时作战信息数据、物资消耗情况一览无余;熟练运用辅助软件,地面、空中敌情图,电磁频谱、气象水文、周边社情等尽显荧屏;运用先进的后勤保障预测系统、综合评估系统,分析各类情报信息,实时评估物资消耗情况和供应需求。
笔者在后勤指挥方舱看到,由无线电台、无线电接力、卫星通信、有线电话和野战自动化系统构成的5类指挥控制链路,如一条条炸不断的信息通道,源源不断地为各路指挥提供适时保障。无线电通信网、调频接力有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6种以上通信手段,让后勤保障信息流畅通无阻,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电话呼叫保障的局面。
“后勤保障态势图”让粮草精确先行
清晨,总攻开始。炮火中,各作战群按计划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
右翼攻击群行至某陌生地域时,五六台装甲车辆因断油相继“抛锚”。危急时刻,一台伪装严实的10管野战加油车从后面疾驰而来,5条长长的软质输油管从加油车尾部“吐”出后,延伸至装甲车辆前加注油料,从车辆断油“抛锚”到重新投入战斗仅用8分钟。
笔者走进后勤“中军帐”,只见指挥方舱内两侧的计算机一字排开,从各种信息系统终端汇集的信息源源不断地在屏幕上闪烁,几位助理员正紧张地处理各种保障信息。墙壁上一个标着“后勤保障态势图”的白色屏幕上,除将作战区域、兵力部署和强电磁干扰等战场态势一一标绘出来外,还有一些亮着的红点“嵌入”到整个作战空间。据介绍,每个红点都代表着一个后勤保障单元,如果哪个区域需要物资补给,指挥员可以依据“后勤保障态势图”,命令就近的保障单元迅速前出进行保障。
随着信息化装备不断列装和战场电磁对抗日趋激烈,后勤保障信息滞后、传输不畅等问题,已成为提升后勤保障力的“瓶颈”。为此,这次演习,该师将40多名“信息情报员”分别部署于作战前沿、指挥所和各指挥方舱内,通过加装的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将他们获取的信息不间断地传输到后勤“中军帐”予以分析、标定,并实时向各保障单元发布,使各保障单元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战场态势和后勤保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