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门户网站:别成了“画在墙上的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更新时间:2012-04-14

 

  政府网站也可以很吸引人,公众也从来不缺参与的热情。如果能够转变观念、善加利用,在信息公开、预算监督、民主决策、沟通民意等方面,政府网站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网络时代,政府“触网”已不是新鲜事。来自首届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论坛的消息称,截至2009年1月,全国已开通4.5万多个政府门户网站。各级政府信息化意识大大提高,政府网站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从数字上看,政府的“触网率”相当可观。上网一看也知道,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县乡甚至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官网”。技术的进步,使网络不再只是一种工具,也成为推动行政透明的重要动力,政府网站在推动政务公开、密切联系群众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被称为“不下班的政府”。

  政府上网是一种进步,但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这些政府网站运行得如何?有多少只是一个空壳?有多少还在“沉睡”?有哪些只是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政府网站把政府部门置于公众视野中,如果展示的却是负面信息,反而会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近日,江西德兴,这个只有30万人的县级市却有10位副市长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当地政府的解释颇有意思,说其中有三个是挂职干部,且已经调离——“10个副市长”是由于政府网站更新不及时造成的误解。领导干部变更,这么重要的事都没上网,或许说明这网站连当地官员都不怎么看,怎么实现良好的官民互动?

  更典型的是,去年湖南汉寿县鸭子港乡政府网站因为设计粗糙、风格夸张被网友发现,并被封为“最牛政府网站”。在被媒体“曝光”后,网站倒是随即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整改以后重新上线。但是,现在登陆这个网站,你会啼笑皆非地发现,一年来,网站所有内容都“定格”在2008年10月11日重新上线那一天,再无更新——所谓的“整改”,也就管一天。这样的政府网站存在有何价值?

  更常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网站看起来内容齐整,但基本上只有一个主页,随意点开一个项目,多是“无内容可显示”;剩下的满眼都是领导活动和形象宣传,公众最关心的信息却付之阙如。还有一些地方为防止被“人肉搜索”,随意撤去公开的信息;一些地方上网的政绩材料互相抄袭,闹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张家界开发巩义旅游资源”的经典笑话。

  类似的政府网站,就像“画在墙上的门”,百姓想推开进去了解信息或者办事,“不得其门而入”。说白了不但浪费资源,更是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开玩笑。

  2002年中办发布的17号文件,明确把政府门户网站列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建设内容。很多地方也规定,把政府网站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既然如此,政府网站流于形式,信息公开不力,甚至出现抄袭雷同,是不是也算失职,也要问责?

  在网络进入实时互动、人人都能“现场直播”的时代,部分政府网站还如此落后,或者变成“墙上画门”,看得见进不去,或者办得坚硬八股,毫无吸引力。究其原因,还不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工作方式和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模拟时代”,没有从建设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高度来认识网络的重要性。

  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开通网上举报网站,引发点击热潮;广州市首次在政府网站上“晒”政府“账本”,网站数度被“点瘫”。可见,政府网站也可以很吸引人,公众也从来不缺参与的热情。如果能够转变观念、善加利用,在信息公开、预算监督、民主决策、沟通民意等方面,政府网站可以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