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创新战略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昌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昌平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提升建设品质的关键时期,在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和走出北京、融入全国、面向世界的进程中,必须高举科技创新旗帜,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促发展、惠民生。这是昌平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
2.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用足用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所蕴含的重大科技创新机遇和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契机,从全区发展战略重点和迫切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区位、空间、科教、环境等诸多优势,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科教机构为依托、各类实验室为平台,全面整合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做强做大实验室经济,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为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提供坚实支撑。
3.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把昌平建设成为京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最具活力实验室经济区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到2015年底(即“十二五”末),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市前列,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区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5%,保持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投入强度达到2%。承接一批国家和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掌握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共性关键技术,万人专利授权数达到10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30家。科技辐射和扩散能力明显增强,技术交易额达到62亿元,其中技术输出成交额达到55亿元。
——实验室经济要素充分聚集,科技创新成为全区发展主要驱动力。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大多数工业企业具备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100个,优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企业达到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科技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高端产业功能区趋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未来科技城基本建成,中央企业和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度聚集,逐步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高地、科研中心和创业基地。昌平园东区、生命科学园三期、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全面建成,产业承载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小汤山现代农业园以及其他重点园区和专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沙河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全面跟进,对推动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学习、全民创业、全民健康、全民绿色”行动深入开展,各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大量涌现,各种智慧、创意和活力充分涌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广为传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重奖发明创造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
二、紧紧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方向
立足昌平发展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
4.围绕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全区产业发展特点和高端发展趋势出发,重点要在能源科技、生物医药、现代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优先集中支持一批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深入开展产业化研究,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此来做强做大一批企业,推动高端产业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支撑。
5.围绕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加快全区城市化、信息化实际需要出发,重点要在城市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应急指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科技创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监测、森林防火等领域,集中支持一批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改善民生的项目研发,集中推动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使昌平成为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和窗口,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6.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支持一批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社会宏观需求和全区生态建设实际出发,重点要在能源节约利用、水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支持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特别是要在攻克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节能、城市水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生态恢复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为昌平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供支撑。
7.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支持一批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实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重点要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集中支持一批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包括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加工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节水节能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新农村的水平。
三、牢牢把握知识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两个环节,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8.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支持企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资源,自办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强化创新活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昌平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或研发总部,通过共建实验室、人才交流、研发外包等形式,进一步凝聚创新资源。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创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塑造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和国际品牌。
9.发挥驻昌高校和科研机构作用,探索建立科教资源整合机制。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相对接,通过合作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等,积极争取一批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落户昌平。对落户昌平的重大项目,在政策、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作好服务。
10.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共性平台,完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机制。按照“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的思路,探索实施开放实验室工程,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开放式实验室。对建立开放式、专业化、共性化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将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选择与昌平主导产业发展关联度大、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一定优势的领域,以打破条块分割、用增量带动存量、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途径,采用政府启动、市场运作的机制,组织和集成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人才、信息、研发设施等创新要素,建设和完善一批产业共性创新平台或产业联盟,为推动昌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服务。
11.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完善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以金融服务中心、创业风险投资中心、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为主要形式的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壮大。鼓励中介机构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为促进投资融资、科技研发、技术扩散、成果转化、信息交流、人才培训、创新资源配置等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北京市建设“中国技术交易所”、“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和“全国专利交易中心”为契机,积极联络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功能的地区性服务机构,促进创新要素和技术产品的流动、聚集和合理配置,使昌平成为技术交易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
四、加快建设高端产业功能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高端产业功能区是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基地,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要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努力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成为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引擎,成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12.高标准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未来科技城是中央企业建设人才基地的重点,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深入探索未来科技城建设模式,明确职能定位,完善空间布局,健全运转机制,加强企地合作,全面推进规划和建设工作。以神华集团项目开工建设为基础,积极协调其他有入驻意向的央企项目尽快落户。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具有雄厚研发实力和在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方向上相近的优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加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使之成为实验室经济集中发展的示范基地,全面展示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13.做实、做强、做大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关村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昌平园东区、生命科学园三期和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科技辐射扩散、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加大对能源科技、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空间、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14.加快推进其他重点园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全力支持和推动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有序推进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宏福创业园、国际信息园、昌平物流园区、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示范区、咨询产业集聚区、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户外体育休闲运动集聚区的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集群,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5.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依托高校聚集优势资源,支持和引导建立多功能、有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全面推进沙河高教园区建设,在实现五所大学全面入驻的基础上,集中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其他大学建立科技园,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大学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五、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的保障措施
16.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资金,并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采取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两类人员、三类组织”(即科研人员、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开展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活动。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17.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吸引投融资中介机构入驻昌平,支持企业采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直接融资形式,获得国内外金融组织的投资和贷款,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整合区域内银行机构和担保机构资源,完善银企合作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提升区金融服务大厅的融资服务功能,加快形成覆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集贷款及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和并购重组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
18.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千人计划”和北京市“海聚工程”的政策措施,依托“未来科技城”等高端产业功能区,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昌平创新创业。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人员给予奖励。推进青年创业园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参与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积极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昌平创新创业。着力改善教育、医疗、市政等条件,提升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9.强化政府采购政策。认真落实政府采购范围和适用领域,在行政类办公、市政设施、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工程养护等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中,通过采取首购、订购、推广应用等方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获得市相关部门批准的本辖区内企业自主创新产品。
20.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规范化和层次化的、适合昌平特点的科技政策体系。改进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完善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为企业在银行信贷、土地审批、证照办理、税收管理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互访活动或联盟活动,定期举办科技项目对接会、技术交易会、科技创业者大赛等,并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收集和提供科技成果信息、科技需求信息,实现产学研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协会、学会、企业联盟在推动自主创新、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1.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企业、科研机构申请和取得国内外专利,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战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执法协调,提高执法能力,努力把昌平建设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首善之区。
2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区有关部门组成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统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科委负责日常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全区发展所面临的科技创新具体问题和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奖的评选表彰活动。各镇(街)、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相关工作任务细化分解,逐条落实,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