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宫礼
两千余留言“泥牛入海” 留言网友有些失望
政府主办的网站,目前已成为民众联系政府,表达自己心声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如果民众在政府网站上留言,却无法显示,又如何能畅通民意呢? 12月4日中午,有灵璧的读者向新安晚报反映:“我们在县政府网站上给政府留言,却无法通过审核,也无法显示。上千条留言成了‘待审留言’,见不了天日。 ”
上千条留言“待审”
按照这位读者提供的网址,记者随即登录了灵璧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灵璧公众信息网” (http://www.lingbi.gov.cn/)。点击“市民论坛”一栏,记者看到,论坛里的留言模式为“游客模式”,待审留言数量为1825条。记者点击“查看留言”,结果显示“没有任何留言”。这位读者说,灵璧有一些居民喜欢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观点、建议和意见发布出去,特别是有不少针对政府工作的建议,“还有不少居民想通过在政府网站留言,反映自己遇到的事情,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没有想到,我们在政府网站上的留言却无法显示,近2000条留言无法见到天日! ”
为了验证这位读者的说法,记者特意在该网站留言,询问相关事宜。留言后,“留言操作反馈信息”显示:“您的留言已经发送成功!只有管理员审核通过的留言才会显示出来。”记者点击“查看留言”,页面却显示“没有任何留言”,而“待审留言”的数量增加至1826条。 12月4日下午,记者再次刷新,发现“待审留言”的数量已经增至1831条,可见网友留言的热情之高。
网站栏目人气为“0”
据了解,灵璧县政府网站由灵璧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共灵璧县委党史研究室(灵璧县地方志办公室)承建。
在灵璧公众信息网“关于我们”一栏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简介:灵璧县人民政府网站自1999年开通运行以来,一直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关心和支持,“网站曾进行过多次调整和精心维护,对我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已成为我县政务公开、提供政务信息、建立政府各委办局和乡镇政府网站平台的重要窗口,为网上用户适时了解灵璧政府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但是,记者在该网站“互动交流”板块中发现,“在线访谈”、“建言献策”、“百姓生活”、“热门话题”几个栏目中,显示的总发帖数分别为4、6、10、0,而“人气指数”统统为0。
“待审留言”不见了
12月4日,记者联系了灵璧县人民政府网站的管理部门――灵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信息科的工作人员让记者直接采访网站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说,网站目前的设备是2003年投入使用的,已经相当老化。在“网站留言”板块中,一些网友是正常留言,但也有一些人会“挂木马”传播病毒,导致整个网站都无法正常运转。所以,他们就将“留言显示”这一块关闭了,“具体开放时间现在说不好,我们正在考查新的程序,以确保安全。 ”针对“关闭留言功能为什么不做提醒,以至于近2000条留言无法显示”,这位负责人坦言道:“我们应该做一个提醒,那就好了。 ”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记者再次登录灵璧公众信息网,发现“待审留言”的数量显示突然由近2000条变为了0,但是该网站“查看留言”的页面仍显示“没有任何留言”,显然该网站的工作人员在记者采访后,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操作。昨天晚上10时30分,记者又登录灵璧公众信息网,发现“待审留言”从12月4日晚上的归零开始,又增长到了585条,显然这些留言是这些天来网友的最新留言,但遗憾的是,这些留言仍然“未见天日”。
沟通渠道期待通畅
向新安晚报反映此事的灵璧读者告诉记者,政府设立网站,设立相关的论坛让百姓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看出政府是重视民意,愿意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和百姓沟通的。但是,如果普通百姓充满热情地去建言献策,却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如泥牛入海,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击百姓的积极性,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可能就无法让政府部门知晓,“如今就连我们在网站上的留言都见不了天日,又怎么能畅通民意呢? ”(宫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