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哲)12月14日,记者从县区级电子政务公务外网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我市市本级的电子政务公务外网平台已经初具规模,电子政务公务外网建设正由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向应用系统建设转变。到明年底,我市将基本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务外网框架。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参照省网络管理模式,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方式进行,内网承载传输涉密数据的职能,外网承载传输非涉密数据,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分别承担市级党政内网和公务外网的建设、管理与维护职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电子政务资源调查和调研工作,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方案已经形成。
到目前为止,我市公务外网市核心节点至行政中心内各部门以及各县(区)核心节点的连接工作已经完成,市核心节点至行政中心外各财政供养部门和部分非财政供养部门的连接工作也基本结束,全市公务外网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我市电子政务网络的应用也随公务外网建设正在有序开展。新行政中心搬迁完成以后,依托公务外网运行的市应急指挥系统目前已经开通;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已在公务外网上平衡运行;9月底,公务外网市至县(区)核心节点的连接工作顺利结束,我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随之正式开通;12月底,覆盖全市的电子监察系统也将启动运行。
按照计划,到2009年底,我市将基本完成县(区)级公务外网核心平台建设,实现电子监察、应急指挥等重点应用系统所涉及部门的联网;到2010年底,实现所有县(区)直部门和所有乡镇政府的联网,基本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务外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