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电子政务平台延伸至村一级
来源:泉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29


  本报讯 (记者曾绍洋)日前,晋江市党员互助协会成立,通过设立互助基金的形式开展党内帮扶救助活动,计划募集500万元。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晋江市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支部建在规模企业上

  晋江非公企业党建是全省唯一的非公企业党建和发展党员联系点。去年末,晋江共有非公企业支部1238个,党员5720名,分别占全市支部和党员的51.9%和16.1%。晋江市委确立了“万千百十”的非公企业党建目标,即建立一支数量过万的党员队伍,巩固千家规模企业党组织,培养百名优秀企业党务干部,培育十家高质量的党建示范单位,以此为龙头拉动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扩面,提质、增效、创新。

  据介绍,早在20年前,晋江市委就针对非公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总结推广“建联挂靠”的组建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10年前,针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问题,推行“大党建”工作方法,把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范畴。如今,随着晋江企业进入集群化、品牌化、规模化、上市化发展阶段,晋江市委又顺势提出“支部建在规模企业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组织设置方式,形成以规模企业为主建支部、用其他方式为辅拓覆盖、使群团组织建设贯穿其中的发展格局。1057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单独组建党组织,安踏、七匹狼等7家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成立了党委、纪委和党校。

  在培养非公企业党务骨干的同时,晋江市委自2007年始向部分核心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副书记,并由市、镇党委分别聘用一批党务干部到重点企业工作,同时根据企业党组织的要求推荐一批退休党员干部和党员毕业生到企业担任专职党务干部,不仅缓解了带头人队伍不足的困难,也播下了企业党建工作的种子。同时,随着“党员人才工程”的实施,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党员比例不断提高,90%的党组织负责人担任了企业中高层干部。

  开通村级组织

  网络管理系统

  今年7月底,晋江市村级组织网络管理系统正式开通,将市电子政务平台延伸至村一级,建成市、镇、村三级办公协同化、各级事务公开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村财监管即时化、村级组织运作规范化的村级组织网络管理系统,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晋江村级党组织占全市比例不到20%,却拥有近50%的党员。这支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晋江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推进基层组织工作信息化。在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座健全村址、一村一台电脑(及打印机、指纹打卡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工作信息化,建成“信息服务、事务公开、电子文档、干部考勤、文件交换”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管理系统。

  同时,晋江还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村级组织运行新机制。针对有些村“两委”忙于经商办厂,无暇顾及公共事务及农村“七大员”队伍存在管理不到位、激励措施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在全市81个村(社区)开展了整合农村“七大员”队伍、建设村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村级干部队伍集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办法,努力构建新型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