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信息化建设的人还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乍一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在现实工作中大有人在,而且由于这个因素造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长建不结的“胡子”工程屡见不鲜。对此现象浅议如下:
一、何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供需双方,由于对对方所涉及领域的相关业务和知识,了解的不系统、不全面、或知之甚少,而造成双方在项目合作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不对等。
二、为何信息不对称:每一项信息化工程,大都是由甲(业主)、乙(承建)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众所周知,甲方提供的是需求(方案),乙方提供的是技术(方案),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往往双方对他方方案的可行度、先进度、成熟度,先天就存在着认知和理解上的差异.尤其是甲方往往由于工作范畴所局限,对乙方的集成理念、平台选择、开发手段、技术路线、成功案例等信息化类新生事物的评判信息掌握的甚少,而乙方虽为专业性公司,但对每一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物理和人文环境,以及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现状未必十分熟悉,故形成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这种差异的存在埋下了诸多隐患。
三、信息不对称的隐患:本人因工作关系,经常参加一些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分析会、可行性方案论证会、项目审批会、验收会和政府采购评标会,发现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出现局限性、盲目性、非标性的缺憾,表现为水平低下、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如;有些甲方初次做项目,所提出的需求多着眼于当前的业务应用,很难考虑到拓展问题,而对于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从系统建设、数据共享、安全保密、兼容冗余、协同办公、规划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科学、实用的构想,以及对乙方所提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和性能、功能响应的完整性,让其进行科学地评判与抉择,实在是勉为其难,可话又说回来了,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合作,能做出高水平的项目吗?又如:有些乙方有很好的技术实力但苦于不熟悉甲方的业务,无法将优势用足,工程能不留有缺憾吗?再如:有些乙方为了赢得市场,往往以极力迎合甲方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为不伤“和气”发现需求中的缺陷和产品选型、标准规范以及扩充延展中的问题,不是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而是照方抓药“屈就”于用户,只有当评审过程中,专家评委提出质询和质疑时才不得不道出原委,可是木已成舟,只能做一些微调,再将方案进行大的改动已经不现实了,这种非科学的“屈就”能打造出优质工程吗?另如;有些乙方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往往在技术方案的设计上,力推有自主产权或与己有战略联盟关系的厂家(有价格优势)的硬、软产品和自己熟悉的技术路线,由于甲方相关知识的缺失,盲目认同,其结果显而易见,在配置、性能、性价比等指标上未必是最优化的。
四、如何力求信息对称:人不是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要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收集、充实、积累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和市场的需求信息,以此来不断更新理念,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双方领域的认知度,知己知彼、与时俱进,努力提升对需求方案和技术方案的掌控、评判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起:
1、甲方(业主)要有意识、有规划的培育本部门的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两栖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化队伍,有句老话——见多才能识广,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实践,即亲历亲为,一种是间接实践,即从书本或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人生苦短,无法任事都来亲自尝试,大量的知识是要靠后者,所以,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勤于实践的方法,即(一)要善于不定期请规划部门、学者及IT界(信息产品生产商、供营商、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人士来给我们传授信息化知识,如规划管理、理论理念、前沿技术、产品分类、用途特色、案例分析、行业标准、境外现状,以此来吸纳与充实信息;(二)要适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参与国内外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产品展演会、推介会、座谈会、专题论谈会、培训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注重考察本系统上、下级部门的规划与应用,不断地借鉴成熟、成功的案例,引进、消化为我所用、提升自己:(三)要结合国情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量体裁衣,学以致用、干出特色。
2、乙方(承建)要努力做到善于融入对方,即一要捕捉市场需求,深入调查研究,熟知用户业务,摸透应用细节,理清工作流程;二要有针对性地拿出数套不同投资层级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措施(说明理由、举出案例),供甲方选择;三要学会宣传自己,有句古训叫“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注重宣传的企业不利于发展,IT界的企业要勇于投入一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理念、产品、成功案例的宣传,正确有效的推介自己、传达信息、引导需求,此举定会起到利人、利己的良好效果 。
3、行业管理部门(如电子政务协会、信息协会、系统集成协会、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用户协会等)要充分发挥在本行业中的协调和服务作用,通过论谈、展演、沙龙、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搭建互动与交流的平台,促进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双方的信息对称。
4、建立、健全第三方(咨询、监理、评测)服务机构与机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认识比较滞后,要引起各界的重视。要知道,好的咨询、监理、测评机构,是建立在一批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的基础之上的,是经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审批注册的,有些机构也是被国际上认可的,这些机构的咨询、监理、测评意见是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借用此类外脑和外力,可以使我们减少盲目性、局限性,增强科学性,提高成功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作者单位:天津市政府办公厅)
作者:刘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