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110”走进人民网:让百姓可亲 让敌人可怕
北京1月8日电 自1986年我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的建立至今,“110”已经走过24个年头。24岁,恰如一个青年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正在大步向前。今日,24岁的“110”走进人民网,公安部指挥中心主任程人华作客人民网视频直播访谈,与广大的网友一同回顾“人民的保护神”走过的路程。
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将110匪警电话改为110报警服务电话,率先建立我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正式开展110接处警工作。
1987年6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大中城市公安局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的通知》,要求各大中城市公安局在一两年内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尽快投入使用。
1991年,在第十八次全国公安会议上,公安部党委提出要“把相当的警力摆在街面上,把指挥系统健全起来,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合成作战,切实提高动态环境下对城市治安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推动了110报警服务台的迅速开发和建设。
1996年7月,公安部《关于加快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建设的通知》,再次对全国公安机关的110报警服务台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必须在1997年年底前全部开通110报警服务台。
2003年11月下旬,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县市级公安机关要逐步将110、119、122“三台合一”。
……
而今,“110”的羽翼更加丰满,网络110、校园110、草原110、边防110等各具特色的110报警服务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不断地拓展延伸。
程人华表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地市和90%以上的县都已经实现了110报警台、火警119报警台、交通事故122报警台三台合一,在发展过程中,为突破110的发展瓶颈,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向科技要警力。
今年1月10日,即将迎来自己24岁的生日的“110”,喊出了“危难见真情,请拨110”的口号,程人华介绍说:“‘危难见真情,请拨110’本身就是告诉我们广大的公众,你在危难的时候,要尽快地拨打110。我们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警察会给你提供高效的服务。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作为人民警察,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你提供服务。”温情的话语,道出了无数民警的心声。
“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程人华在访谈中动情的表示,“每一项工作都要时时刻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考虑,站在方便群众的角度来琢磨。每一项工作都要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使我们的民警让老百姓感到很可亲、可爱,让敌人、让犯罪分子感到可怕。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相信,24岁的“110”未来的步伐会更加的坚定。(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