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秒杀的“秘密法宝”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要在千米之外秒杀敌人,即使是最好的狙击手,也容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驻阿富汗英军部队的多个狙击手小组,近来却频频得手,给当地的塔利班武装人员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和心理震慑。问及英军狙击手的“秘密法宝”,竟是一款售价仅19英镑的iPhone手机软件。

这款苹果公司专为英国军方订制的手机软件,可以精密测算风速、子弹重力、乃至地球旋转等各种细微因素对子弹轨道造成的偏差,从而准确地击中目标。更为“贴心”的是,这款软件还能预测出,一旦子弹击中对手,中弹者将会受到何种程度伤害。

无需高额的研发经费和漫长的试验过程,通过订制民用信息技术,花19英镑打造单兵装备,取得战场局部优势,英军此举又一次印证了“民技军用”战略带来的巨大优势。

在国外,将先进的民用技术、产品和服务用于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早已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上升到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军事专家估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采用的高新技术中,纯军事技术所占比例不足15%,而军民通用技术占到85%以上。这一数据表明,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民技军用”战略。

采用“拿来主义”,直接使用市场上现成的技术、产品,不仅降低了研制成本,还大大缩短了武器列装周期,“民技军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军在军费开支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其装备研发经费所占比例却持续下降,从20世纪60年代占军费的50%,到70年代的1/3,再到现在不足15%。为何?答案是:他们将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任务大量转移到了民用企业。目前,全美约6500家电子公司在生产军用产品,持续为军队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

可以说,“民技军用”也是保证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秘密法宝”。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防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然而,民用技术目前直接用于军事领域所占比例还很有限。iPhone手机软件成为英军狙击手“秘密法宝”,这一新闻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民技军用”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的新途径,加速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