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监狱劳教工作整建制划归省司法厅领导管理——
特约记者 沈思坚
30年风雨征程,30年春华秋实。江苏司法行政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江苏监狱万名干警挟时代雄风,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江淮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拼搏奋进之歌。
30年,铜墙铁壁保安全
“安全为天,改造为本”,全省监狱深入推进“平安监狱”创建,坚持以“新监管安全观”统领监管安全工作,将监狱各项工作围绕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来展开,同时辅以严格规范的考核管理制度,形成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合力,实现了以监狱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实践中,大力推进安全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领导责任“四大机制”建设。举行了包括首次模拟利用飞行器劫夺罪犯等8个科目内容的处置监狱突发事件汇报演练。形成了人防严密、物防完善、技防先进、心防科学的监管安全防范一体化格局,推动了监狱安全向科学防范发展。全省80%的监狱连续10年以上实现无罪犯脱逃,苏州监狱更是保持了28年无罪犯脱逃的全国最好记录。全省有9所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
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的监狱大多建在地点偏僻、发展落后、交通闭塞的“荒凉”之地。直至2000年,江苏25所监狱有150多个关押点,点多线长,押犯分散。进入新世纪,省监狱管理局开始实施以“监狱布局、产业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监狱办社会职能调整”为内容的“四大调整”战略,实行“从室外向室内、从分散向集中、从农业向工业”三大转移。先后改、扩、迁建监狱近20所,转移室外劳作罪犯35000余人,一批污染大、能耗高、安全风险大生产项目相继退出,初步形成了以劳务加工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监管安全工作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进入新世纪,江苏监狱开始逐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监狱安全防范工作,极大地强化了安全屏障建设。江苏监狱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基础网络全联通、主要功能全覆盖、重要部位全监控、管理运用全员化”的“四全”目标。司法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监狱信息化工作会议,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充分肯定了江苏监狱的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监狱系统前列。
30年,教育改造谱新篇
30年来,江苏监狱不断探索罪犯教育改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结出累累硕果。30年间,全省监狱先后改造罪犯近50万人,罪犯改好率达98%,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多年来,全省监狱系统始终抓住罪犯个别教育、因人施教这个核心,通过广泛开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和前途政策教育,使一大批罪犯重获新生。2000年以来,罪犯的服法遵纪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30年来,江苏监狱系统突出抓好以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为重点的罪犯素质教育,为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全省各监狱积极组织对罪犯开展文化学历教育,同时,着眼于罪犯刑满就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涉及车工、钳工、服装制作、计算机操作等多个工种,大大增强了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谋生能力。2000年以来,全省在押罪犯先后有12000余人脱盲,11000余人获小学毕业以上证书,12000余人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初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50余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者其他重大发明;每年有6000余名罪犯获得全国高等学历自学考试单科合格证书,使一大批罪犯在大墙内圆了大学梦。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江苏监狱系统开始启动并逐步推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至目前,全省25个监所全部成立了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心理矫治队伍,全省监狱获得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民警达2406人,居全国第一,在司法部首批聘请的7名心理矫治专家中,江苏就有2人。全省监狱先后对205700余名罪犯进行了心理测试与评估,对42200余名罪犯进行了咨询和治疗,实施危机干预11000余人次,预防和制止罪犯企图自杀、脱逃1000余起。
(下转第2版)
30年,文明执法树形象
2003年,联合国文史办在日内瓦举行“人权与监狱管理圆桌会议”,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作为中国监狱的代表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江苏以及中国监狱公正文明执法的做法和经验,引起联合国文史办以及与会专家学者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同年10月,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与会的50名专家、学者考察了江苏监狱,对江苏监狱保障罪犯权利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在2004年开展的全国监狱机关执法检查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组认为江苏执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01年以来,全省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新建罪犯监舍、食堂、浴室30余万平方米;执行罪犯伙食实物量标准,罪犯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同时加强罪犯医疗保障,构建了以监狱医院和省局专科医院为基础,地方医院为依托的大医疗预防网络体系,确保了罪犯身心健康。
江苏监狱历来十分重视对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江苏监狱率先推行新的罪犯计分考核办法,普遍实行罪犯考核积分公示制和预备减刑、假释人员名单公示制及减刑、假释异议复核制度,大大增强了操作过程的透明度;并聘请江苏省内及全国知名医学专家,为罪犯保外就医的疑难病例作权威诊断结论,从程序和源头上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2001年以来,全省监狱共有20余万人次罪犯得到了减刑、假释,7000余名罪犯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未发现一起违反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办案的情形。
30年,无私奉献写忠诚
30年来,江苏监狱系统始终把打造铮铮铁军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为监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监狱民警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大专以上学历仅占民警总数的8.5%。多年来,江苏监狱系统大力推进民警队伍革命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民警队伍活动,采取与高等院校委托办学、联合办学等方式,全面推进素质强警工程。同时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民警参加自学考试、研究生学位教育、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全省监狱民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已达50%,提前完成了司法部提出的“7910”工程。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监狱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212监狱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全系统先后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其中,有3人被确定为全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通过开展各类能力培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2007年成功举办了全省监狱劳教民警岗位练兵汇报演练,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时任省长梁保华亲临现场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司法部副部长陈训秋在现场讲话中肯定“江苏监狱的岗位练兵活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随着江苏监狱“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战略的实施,民警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警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公正执法、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先进典型。仅1998年以来,全省监狱系统就有335个集体和3890名个人受到记功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其中,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的集体57个、个人126名。革命烈士余林生,面对手持凶器、穷凶极恶的逃犯,毫无畏惧,与之展开殊死搏斗,为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全国先进工作者”李灯兰,在管教岗位上默默奉献近20年,用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诚心,靠自身的正气和人格魅力,成功地教育挽救了无数失足的女犯。“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方勇,曾先后3次带队出征,抓获3名挂牌在逃犯,被誉为“智勇双全的追逃高手”,曾受到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范志祥,多年如一日,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使装瞎6年多的罪犯睁开了双眼、装哑5年的罪犯开了口、自残而装瘫卧床3年的罪犯站了起来,成为系统内外广为传颂的佳话。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战斗集体,江苏监狱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业绩。
新的起点,新的未来。今天,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江苏监狱事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苏监狱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打造文明监狱、服务和谐社会”目标,瞄准“争当全国监狱系统排头兵”的新定位,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