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将以社区为单元,设立民意表达工作室,让基层党员群众“有地方说话”、“说了有人听”、“有事能解决”。
在1月12日召开的盐田区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中共盐田区委关于完善民意畅达机制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引起与会人士强烈关注。
“这个规定结合盐田实际,让基层党员群众有话想说、有话敢说,畅所欲言,说了有用。让‘两代表一委员’真正成为基层党员群众利益的代理人、代言人,将听民声、纾民怨、解民困的工作机制延伸到最基层,这将形成符合盐田实际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模式。”一些代表和委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规定中,盐田区将以社区为单元设立民意表达工作室(同时加挂区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牌子)。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将采取网格化方式联系基层党员群众及企业。区里将“两代表一委员”按区域范围分配到各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党代表侧重联系党员,人大代表侧重联系选区选民,政协委员侧重联系相关群众和企业。“两代表一委员”采取包干到户的联系方式,联系辖区人口家庭和企业,并通过即将开发的社情民意数字化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点对点、面对面覆盖全区的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模式。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将所属“两代表一委员”的职务、联系方式等基本资料上墙公示。
各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将开通社情民意专线电话,有条件的“两代表一委员”可以开设博客、公布邮箱,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每位“两代表一委员”有自己固定的走访日和接访日,确保每半年至少访问一次所联系的家庭或企业,每月至少安排半天时间到所属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接访群众,及时掌握基层情况。“两代表一委员”在走访、接访党员群众时,向党员群众发放服务工作卡,方便党员群众随时与之联系。根据基层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形成《社情民意登记表》。对所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能当场答复或予以解决的,应当场答复或予以解决;不能当场答复或解决的,“两代表一委员”在《社情民意登记表》上签字,并通过一定方式报到区里,确保件件能落实,事事有回音。
对“两代表一委员”收集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反馈”和“谁提出,反馈谁”的原则,由相关责任单位在一定时限内向基层党员群众落实反馈工作。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设立社情民意收集和办理情况公开栏,定期更新民意收集情况,同时将办理内容、办理时限、办理结果和责任单位向社会公开,及时向辖区党员群众公布办理结果,切实保障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并利用媒体,加大办理情况的公开力度,对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宣传和监督。
责任单位办理社区民意表达工作室提交的意见建议的满意度由“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党员群众评判。在部门绩效考核和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中,增设服务对象中的“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党员群众评议环节,其评分按一定权重计入考核总分,保障和扩大“两代表一委员”及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评判权。将群众的评价和满意度与干部考核奖惩、职务任免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