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
来源:陕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如果有人问,你家有多少个锅碗瓢盆,有多少个花盆桌椅?估计未必有人回答得出来。

    如果有人问,你所在的城市有多少棵行道树?街上有多少个井盖、电线杆?也似乎没有人能说清楚。

    但是,在宝鸡市,全市的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有人却掌握得一清二楚,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不过它们的称谓叫“城市部件”,一共有112596个。

    在1月7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宝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喜摘“全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先进单位”桂冠。我们也由此得知:我省第一个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宝鸡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已于去年3月通过建设部验收,正式运行近一年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如果公园里坐椅受损,马路上井盖丢失,哪里露天烧烤污染环境了,或者垃圾乱堆乱放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个高度智能化的“城市保姆”,让城市管理者和群众头疼的这些烦心事、琐碎事,如今处理起来变得轻而易举。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宝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投资2600万元,一期工程完成了金台、渭滨两区6个大类、78个小类共81429个城市部件,42类事件信息普查。建立了“信息采集—案卷建立—调度派遣—处置办理—情况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共七个环节高效闭合的工作流程,采取以 50名城管监督员为主,1800名环卫工人、300名城管执法队员和“123 19”城市建设公益事业服务热线为辅的四种信息采集途径,2008年1月建成投入试运行,整个系统包括门户网站、数据无线采集、监督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综合评价、视频监控等15个子系统,在市级56 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终端平台。同时,整合了工商市场、公安交通视频管理、公交智能调度等系统,并可逐步涵盖城管、市政、公安、工商、国土、规划、房产、环保、园林、市容、环卫、建筑、人防等城市管理相关领域。自2009年1月15日正式运行以来,城管问题的发现率保持在95%以上,结案率从试运行初期的10%提高到92.83%,集中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方面的“死角顽症”,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省将在宝鸡召开现场会,具体部署全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城市管理这一现代城市新的生命线有望在三秦大地遍地开花,城市人民的美好生活将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开辟出新的天地。

    (安瑞 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