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信息化 “十一五”发展规划
来源:温州文成 更新时间:2012-04-14
 
 
    面对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机遇和挑战,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文成实施"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营造文成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为了统一认识,明确今后五年文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建立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体系框架,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滚动发展,组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高,特制订本规划。
    一、文成县信息化发展现状
    经过“八五”、“九五”时期的建设,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文成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全县已基本形成以电信网、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网络基础,具有较强的信息设备提供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在规模容量、适用技术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的。
    邮电通信在规模容量、技术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建成了以光纤为主干,基于同步数字系列(SDH)、异步传输模式因特网协议(ATMIP)、宽带IP等先进技术,覆盖全县的大容量公用通信网;建立了宽带、窄带多媒体业务应用平台,扩大了多媒体通信的应用范围,并进行了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大楼 (FTTB)及无线接入网建设;电信业务种类、服务手段等更趋多样化。有线电视传输以光纤SDH网络为远程主干信道,混合光纤同轴(HFC)为接入方式,实现了县域城乡联网;已基本建成统一以IP为标准通信协议的宽带数据网,上与省、市广电主干网连接,下可实现光纤进户、宽带接入到家;视频多媒体系统、数据 交换平台、ISP接入等应用平台相继建成。传统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正朝着可靠、宽带、高速、双向的综合信息服务方向发展。移动公司已建成双频网络,基本覆盖全县各乡镇、主要公路和风景点;联通公司已建成覆盖全县70%区域范围的网络;基本实现乡乡通光缆、村村通电视、电话,手机信号基本覆盖全县各个角落。2004年末,固定主线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为7万户和6.2万户。县程控交换机容量达10万门。互联网用户达1.0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0.4万户。
    (二)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2003年县政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成立了县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要部门先后建立了信息机构。目前,县政府已建有主干网、万维网(WEB)和大楼数据节点机,建立了涵盖全县党政机关计算机通信网、与省和市联网的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多数部门已建有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络,一些跨领域的业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全县中小型工业企业陆续建设了计算机管理和应用信息系统。县内多数商贸企业不同程度实现了经营业务电子化。商业自动化应用等示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市民上网热、网站建设热方兴未艾,注册域名数和网络用户数逐年增多;已建有文成县政府门户网站、文成热线、文成信息网、文成科技网、文成农网、文成新闻网等政府网站。
    县机关各单位及一些乡镇基本上建成了局域网,并通上了宽带。还有一些单位建成了两套独立的网络,实现OA系统(公文流转系统)和互联网的物理隔离,如县财政、国税、国土、邮政、电信等部门。政府各部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深入。县财税部门全力实施“金税、金财工程”,已建成了税收征管系统,并逐步向“网上纳税申报”进展;公安部门的“金盾工程”也不断深入,建成了常住人口管理、外事管理、车辆驾驶证管理等12个计算机应用系统;还有建成了国土局的地籍管理、规划修编系统,人劳社保局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文化局的网吧监管系统,工商局的经济户口监管、案件管理系统,计生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等等,大多数部门已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
    (三)信息化需求旺盛
    目前,我县宽带用户近4000余户,共开通政府网站28个,域名28个,企业网站26个,域名26个。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和提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够,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开放意识和紧迫感不强。
    第二,发展不平衡。信息网络的建设和集成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网络资源结构不合理,共享程度低,过剩与不足并存;信息资源开发水平参差不齐,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 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信息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低,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不多,市场占有率不高;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尚无明显突破,信息市场小而散,缺少有实力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I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第三,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尚未形成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和市场规范工作滞后,竞争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现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投入不足;对人才的培养、引进重视不够,高素质人才短缺。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
    指导思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认证的原则,立足于统一基础平台的构建,立足于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以建设信息资源为核心,以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方向,以信息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立足实情,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全县建成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建设方针总体可概括为“三十二字”: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要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协同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在全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要重点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建设和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整合资源,效益优先。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相关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效益,一手抓信息化工程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定并完善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动员全县力量,大力实施信息化工程,突出三大应用领域(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建设两个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应用项目,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构筑文成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基本形成适应21世纪 “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文成”。
    三、总体规划方案
    (一)规划周期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周期为2006~2010年,并分成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其中:
    (1)近期规划(2006~2007),将详细设计信息化建设近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包括近期需要建设的一系列重点项目(如电子政务工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旅游工程、数字侨乡、校校通工程、基础数据中心等);
    (2)远期规划(2008~2010)主要是文成信息化建设远景的一个描绘。
    整个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可以用“323”工程来描述,即:
    三项基础信息工程: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工程、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工程、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工程。
   二套支撑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管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保证。
   三大应用系统: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
   (二)三项基础信息工程
    1、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利用电信、广电等通信部门提供的基础通信线路及有线、无线等通信系统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县个单位的网络系统。
    2、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配合温州市组织建设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四类重点基础数据库,以及地方法规与标准数据库、信用信息库、办公资源信息库、重大项目信息库、财政税务信息库、国有资产信息库、文化与宣传(县情)数据库、科技成果信息库、人才管理信息库、经贸与招商信息库等一批重点基础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信息平台,为建设智能化政府决策系统提供基础支撑。同时提供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功能。
    3、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建立公文交换平台、业务数据共享平台、移动交换平台等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为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内及相关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供一个集成化数据交互和共享空间,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可同时满足各类平台、数据源及应用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三)二套支撑体系
    1、安全保障体系。在温州市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下,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安全保密管理体制,建设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相关的规章和标准规范,建立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法制建设和标准实施机制建设。
    2、规范标准体系。信息化工程是一项跨部门、跨学科的大型工程,也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社会、经济文化所形成的习俗不断冲突、不断协调和不断统一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标准体系。
文成县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①各行业的信息分类与编码;
    ②文件格式标准;
    ③数据采集操作规程;
    ④数据交换接口及安全标准;
    ⑤空间数据标准;
    ⑥数据库标准;
    ⑦软件工程和系统设计标准;
    ⑧空间要素标识规范与标准。
    (四)三大应用系统
   整个“数字文成”包括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区、农村信息化。
    1、政府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众、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服务。定位为服务型的“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以群众、企业、投资者、旅游者为应用主体,建设成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服务的窗口和百姓参政议政的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区介绍、政府介绍、政府公告、便民信息发布、政务沟通、招商引资发布、政府采购招标、网上办事指南、网上办事、行政审批受理、电子邮局、县长信箱、行政收费标准、法律法规等信息。并应支持各级政府机构和街道、乡镇子网站建设和应用。
    ②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覆盖县四套班子及各部门单位、乡镇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公文流转系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政府内部办公电子化,改善政府办公手段,优化办公流程,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公文交换和机关事务管理(尤其是领导办公)为核心,同时提供信息通讯与服务等重要功能。因此,其功能主要包括公文管理、督查管理、政务信息采集与发布、内部请示报告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领导活动管理、政策法规库、内部论坛等应用,另外鉴于互联网在日常办公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在保证信息安全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与互联网留有平滑的接口。
    ③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网上行政审批服务作为一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重点应用项目,是实现十六大报告要求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建设目标是在涉及到项目审批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中,建立起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并与门户网站衔接起来,实现“一站式”联合审批服务。
    ④企业报表系统。“一表式”申报系统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与所有管理部门之间的定期报表上报工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精简不必要的报表减轻企业负担,统一规范报表格式,方便实现数据共享。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企业报表进行综合规划,使企业可以用一套统一规划的电子表格来完成对财政、国税、地税、统计等有关部门进行电子申报。
    ⑤效能考核系统。实施工作效能网络化考核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革除旧的管理体系的弊端,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以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为载体,按照客观、公正、公开、动态的基本要求,针对所属各部门和全体公务员两个考核层面,设计一套“全面考核、分项量化、便捷操作”的工作效能考核评估网络化管理系统,并从组织机构、实施程序、奖惩标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改革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⑥数据信息平台。配合温州市统一组织建设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四类重点基础数据库,以及地方法规与标准数据库、信用信息库、办公资源信息库、重大项目信息库、财政税务信息库、国有资产信息库、文化与宣传(县情)数据库、科技成果信息库、人才管理信息库、经贸与招商信息库等一批重点基础数据库。在这批重点基础数据库之上,通过数据整合应用软件建立中心数据库。
    ⑦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在整合全县有关公共事务部门资源的基础上,配合温州市政府,通过新建、改造、整合有关信息系统,构建统一和唯一的信息网络平台,使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信息网络实施阳光行政和高效行政。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将逐步建立以为民服务为主的管理服务体系,使市民凭市民卡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享受政府提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公安、公积金、计生、总工会、慈善总会、教育、税务、工商等等各类面向市民的政府为民服务,并逐步拓展有关商业便民服务。
    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分析、计划、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为领导和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分析手段和指挥命令实施部署及监督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实施有效控制和救助,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居民健康、生命安全、财产造成威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最小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企业信息化。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企业间电子化环境的建设和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整合本县企业信息资源及政府相关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根据我县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现状,电子商务的建设可以依托 “数字文成”的进程逐步推进,对有条件的企业重点支持。在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中,有意识的宣传、引导、推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如行政审批的电子化,工商数据申报电子化,税务资料电子化等等。
    ②企业信用系统。联合公安、税务、工商、金融、海关、法院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建立企业信用网络,记录区内企业在各部门监管领域的各种情况。并实施部门、上下级之间的网络互联,实现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电子网络对有不良记录企业实行重点监管。结合“信用温州”的建设要求及进程,建设“信用文成”子系统。
    3、社区、农村信息化。
    社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全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农村信息化的提高及延伸是政府和企业对百姓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务的主要体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我县的农村、农业、农民对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①数字社区建设。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IC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办法,逐步建立起一个沟通住户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把信息化融入到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向居民提供劳动就业、养老保险、远程教育、法律援助、医疗服务及购物修理等便民利民服务。
    ②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在农村实行信息化,首先就是要使农民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环境。这就要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水平,并对农民提供信息化服务,使其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努力把乡村中心学校建设成为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机构。深入实施校校通工程,尽快发展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输送到农村中。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乡镇中心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乡镇、农村中心学校具备了建立信息中心的一定的条件,学校可以为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查询、教育服务、电视电话会议场地;学校教育信息化电视设备、机房、网络设备等可以作为建立信息中心的基本硬件设备;学校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可以作为信息中心的管理、技术人员,这些都是农业技术服务站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乡镇、农村中心学校要充分发挥原有资源库的作用,在面向学校服务的同时,将服务对象进行扩展,为当地农村经济服务。将乡镇、农村中心学校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联系起来,以乡镇、农村中心学校为依托建设当地农村信息中心,为学校和当地农村经济服务,以此作为农村信息化的突破口。
    四、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政府信息化建设
    在第一阶段(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初步建设文成县政务网络平台、数据信息平台和数据交互平台;
    2.覆盖县四套班子及有关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3.文成县政府门户网站;
   4.建成政府会议视频系统。
   5.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第二阶段:深化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配合温州市建立数据中心(含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交换、存储和备份;
    2.政府面向公众服务基本可在网上实现,网上审批系统及企业报表系统基本建成;
    3.政府工作效能网络化考核评估系统建成,考核管理办公室组成人员各就其职,针对各自负责的考核项目,收集情况、掌握信息,通过局域网实施考核;
    4.企业信用系统建设工程启动,配合温州市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
    5. 配合温州市政府开展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初步实现“数字文成”建设目标
    第三阶段(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战略,重点落实以下项目:
    1.配合温州市继续完善数据中心(含数据交换中心),在数据温州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县、乡镇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公众服务大部分在网上实现;
    3.配合温州市政府,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工程建设;
    4.进行数字社区建设,推广社区信息化。
    五、重点建设工程内容
    (一)宽带城域网项目
    网络系统作为文成县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系统之一,网络系统平台上传输着数字文成各个应用系统数据。其功能就是为数字文成应用提供一个高性能、安全、可靠的网络传输平台。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本地交换,必须建立一个高速信息交互平台,实现本地数字宽带网的互连互通。高速信息交互平台采用集中式的星型结构或网状交叉结构。
    高速信息交互平台是为全县所有的信息应用系统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服务的,它的组织和运行遵循以下原则:中立性,即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网络系统,其服务是非赢利的;平等性,对符合要求的信息网络提供公平的、平等的接入服务;唯一性,交互平台是全县唯一的本地信息交换中心。
    基本要求及目标:通过1-2年的建设,基本覆盖县直属各部门、乡镇、农村的宽带网络交换平台,基本实现千兆交换,百兆到桌面的应用要求。
    (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空间信息平台。相对于其他现有的应用系统,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空间信息基础数据是构筑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软件环境之上的空间框架性基础数据,它主要包括多种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数字化遥感影像图、城市基本地理统计单元、行政区划图以及反映人口状况等数据,是文成县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政府、企业、公众等应用系统是建立在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上的信息系统,就应用对象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之上,为满足各类应用需求的专业信息应用系统,如房地产信息系统、规划管理系统等,以及要求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其他信息系统;二是建立在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和各类专业数据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系统,如指标统计、资料整合、预测分析等,是比前一类层次更高的、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咨询服务机构等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
基本目标:通过3-5年的时间,逐步建设成为适合土管、城建、交通各部门应用的基础平台系统。
    (三)电子政务工程
    文成县电子政务工程旨在建设一个融合在数字文成规划之中的政府电子信息化体系,将现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各个政府网络和应用系统联合起来,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互联互通,建设成为一个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
    通过公务员全员培训、配套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应用环境。
    工程内容包括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并联审批系统、效能考核系统、企业报表系统、数据信息平台、公共事务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等。
    基本目标:通过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逐步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为透明的政府、办事的政府、人民监督的政府。
    (四)旅游信息化工程
    文成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也是文成县的地方特色之一。实施以“打造生态旅游县”为重点的一号工程,其中建设旅游信息化工程是重要的一环。旅游信息化工程中应该重点突出。
工程内容可以包括:
    1、文成县“一图通”(商业网点、旅游、文物古迹、交通、饮食、宾馆等)电子地图查询服务系统。通过整合旅游业资源信息,建立网上导游系统,实现文成旅游业的数字表现。
    2、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已开发或待开发的旅游景点的信息资源实现动态管理,并对接待人数、道路交通容量、餐饮、排污辅助设施的数量进行有效的统计,实现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保证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并行的科学决策系统。
基本目标:通过1-2年的时间实现以网络化途径宣传推动旅游事业,同时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通过2-3年的时间以数字化方式实现数字旅游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五)数字侨乡建设
    整合省、市、县侨联相关数据材料,建设数字侨乡工程,通过互连网(因特网)对世界各地的十几万文成侨胞提供一个互相联络、交互的平台,架起侨胞和家乡交流的网络平台,建设面向海外侨胞招商引资的桥头堡。
    工程内容建议包括:会员交流中心、政策、政务公开、投资顾问服务、求助服务、数据管理中心等。
    基本目标:通过3-5年时间,建设文成侨胞服务中心和海外侨胞管理中心,完成为具有文成特色的“数字侨乡”工程。
    (六)校校通工程
    利用温州市纳入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的大好时机,努力推动我县的“校校通”工程,重点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并将服务对象进行扩展,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化服务。
    教育部门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形成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育部门的信息化人才储备。
    充分利用电信企业的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教育优势均衡发展。
    基本目标:2005年底基本实现“校校通”,利用2-3年的时间推进以乡村中小学建设农村信息中心的试点工程。
    (七)基础数据中心建设
    建立基础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对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空间服务。整合文成县政府各部门、行业、企业中与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有关的数据资源,为社会提供高速的网上数据服务。
    基本目标:通过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为各县各直属部门提供服务的综合数据中心,并通过各委办局的应用系统来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
    (八)其他可供考虑的建设项目
    1、政府信息化重点项目
    (1)政府网络采购系统
    (2)建筑工程网络招投标系统
    (3)网上行政审批、收费系统
    (4)网上工商注册管理系统
    (5)网上税务申报及税收监管系统
    (6)政府宏观决策和指挥调度信息系统
    (7)防灾减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8)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9)市情综合信息系统
    (10)综合经济运行分析信息系统
    2、城建信息化重点项目
    (1)城市管网资源管理系统
    (2)城市建设规划系统
    (3)房地产管理系统
    (4)公安消防管理指挥系统
    (5)园林绿化管理系统
   3、行业信息化重点项目
    (1)农业信息化:实现精细农业目标,将地学、农学、生物学的信息数字化用到农业规划、农业生产。
    (2)水利信息化:
    ①防汛抗旱调度指挥系统
    ②水资源监测评价信息系统
    ③水资源决策管理信息系统
    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3)交通信息化:支持公路勘测规划、路况监测、交通流量调查、出租车信息的实时监控等。
    (4)林业信息化:林业、绿化资源规划管理系统
    (5)地矿信息化:
    ①地质矿产资源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
    ②地矿开发利用信息系统
    (6)信息化环境:
    ①环境评估监测信息系统
    ②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系统
    ③污染源管理监测系统
    (7)国土信息化
    ①国土资源管理系统
    ②地籍管理系统
    ③土地评估系统
    4、专项重点应用项目
    (1)社会保障、为民服务综合信息系统
    (2)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
    (3)民政信息系统
    (4)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系统
    (5)金融“一卡通”系统建设工程
    (6)网上教育,整合文成县教育资源,重点推进网上教育,完善校园网和校校网建设。
    (7)企业信息化
    (8)数字化社区建设工程
 
 
 
    附件
主要依据文件清单
 
    一、国家有关依据文件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一事业新局面》(中共十六大报告)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
    3、《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123号)
    4、《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189号)
    5、《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6、《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党委办公厅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3]1号)
    7、《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1]25号)
    8、《关于(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六项电子政务标准试用和征求意见》的通知(国标委高新[2003]7号)
    9、《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10、《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管理办法(试行)》
    11.《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
    12、《中国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方案(试行)》
    13、《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试行)》
    14、《关于组织实施振兴软件产业行动通知》(计高技[2002]2686号)
    15、《关于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的通知》(组通字[2002]1号)
    二、省及温州市有关依据文件
    1、《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3、《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4、《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
    5、《关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新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1]29号)
    6、《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2]56号)
    7、《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浙经贸企业[2002]193号)
    8、《关于印发推进浙江省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建设意见的通知》(浙经贸市场[2002]1440号)
    9、《关于印发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浙计投资[2001]1056号)
    10、《关于推进我省特色工业园区2002年信息化专项试点工作的通知》(浙计投资[2002]782号)
    11、《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12、《浙江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
    13、《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14、《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浙信办发[2002]11号)
    15、《关于印发浙江省城市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浙信办发[2001]2号)
    16、《关于印发浙江省城市信息化水平评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浙信办发[2002]5号)
    17、《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浙政发[2001]2号)
    18、《关于加强CA认证的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浙信办发[2002]31号)
    19、《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企业信用查询系统、数字认证系统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浙信办发[2002]47号)
    20、《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的指导意见》(浙人教[2002]178号)
    21、《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
    22、《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数字温州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温政办[200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