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平平
上了这么多年网,你知道建个网站得多少钱吗?几百万!一些网友21日“组团”参观了财政部网站上公布的关于政府网站建设项目的中标报告,他们惊奇地发现,仅某门网站的一个改版项目,“造价”竟高达670万元。(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其实,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搜索后就能发现,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政府网站建设或维护费用并不鲜见。
已经公开的中标报告里,并没有说明费用到底用于哪些方面的建设和运营,所以也不排除其物有所值的可能。但据一名网络建站公司负责人表示,类似“造价”670万元这样的网站,由于访问量少、功能简单,3个工作人员加上一台服务器,即便把运营和维护等杂七杂八成本都算上,每年不到20万就能搞定。
果真如此的话,供应商承接到一个造价百多万的政府网站项目,其盈利也将高达百万。按理说,这样的供应商的技术应该“很牛”,但网友们“人肉”一番之后,却相当失望。比如用火狐浏览器打开中标上述官网的供应商(北京中软宏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己的官方网站,竟然“乱成一团,完全不可用”。其所能够提供的技术水平可见一斑。网民们都替采购人感到不值,并禁不住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继而担心自己作为纳税人将为这种“不值”买单。
运营或维护政府部门网站等工程项目的资金,显然来自于政府拨款。我们致力于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其中一条就是为了避免一些政府部门、官员乱花钱、钱没花到点子上。据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计划将绩效监督纳入立法,审计政府钱花的效果如何,其目的就是避免政府花钱重投入不重结果,尽量避免政府的钱花得不好不值不对。如果各地各部门都能有这类似的刚性措施、刚性监督、刚性制约,相信“天价网站”这样的情况就会少一些。
政府部门若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改善就医条件等,自然多多益善;但如果花200万买价值20万的“雕虫小技”,就不能怪民众担心自己“被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