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努力,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以及企业自身的建设,我国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信息化项目,为制造业进一步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开始全面启动,但是其应用规模、范围、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集中表现在我国制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低,生产过程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落后三个方面。此外,整个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异比较悬殊: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巨大,成果显著;一些效益较差的企业受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意识的限制,信息化建设可能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起步。从整个行业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企业还不具备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条件,只有占少数比例的企业已经实施了ERP,或还只是借助互联网开展企业信息的交互,属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
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我国传统制造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面临以下一些障碍:
1.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企业的经理人大部分对企业的战略并不关心,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它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益。因此,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以及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是改善经营动力的重要工作。
2.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普遍落后。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在原来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压力小,大部分工作人员习惯于较为松散的环境,同时,由于传统企业的设备操作简单,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单一领域,思想观念滞后,仍然是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思维。而且传统企业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使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缓慢,影响了领导决策的速度和质量。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与电子商务要求的实时响应原则差距较大,严重阻碍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大量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计划经济长期的主导地位掩盖了人力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间的巨大差距,造成中国教育,特别是管理教育的落后。虽然现在人力资源市场的机制已逐步发挥作用,但人力资源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使得我国企业目前在规划和发展电子商务中缺乏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4.制造业的制造技术落后。CAD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业覆盖率只有5%,设计数据缺乏,设计方法落后,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工艺普及率不足10%,尚处于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机床数控化率仅有0.7%。此外,只有少数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大部分的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
5.制造业的信息技术落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企业内部广泛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善内部信息交流,提高经营效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它们大部分企业组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境。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严重不足,信息处理设备落后,仍面临着熟悉应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模式的问题。
三、加快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1.全面推进信息化。面对新挑战,制造业企业应该重新思考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自觉地对其进行改革,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使整个企业能够迅速的对变化做出响应。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工艺、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的改造,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2.分阶段推进的原则。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不应期望开始就能制定出一个完善的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型,而应从不同的方面改善工作,让不同方面的工作相互促进,使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能稳步实施。制造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根据渐进性原则,制定具体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参照国内外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务模式,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高阶段电子商务。
3.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制造业企业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要注意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以便达到技术与人和谐的状态。要重视员工培训,重视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的流畅性。要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奖惩有序。此外,企业不仅要利用信息系统协助上级员工对下级员工进行监管,也要帮助各级员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4.促进电子商务与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相结合。这是制造企业在当代市场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电子商务是先进的现代商务模式,而敏捷制造、精益生产等是先进的制造生产模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必然产生巨大的收益,从而改变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
5.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开展制造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有针对性地扶持重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同时,政府应发挥对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增开电子商务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为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制造业信息化必将是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制造企业必须顺应潮流,迎接这场革命,加快实施电子商务的速度,优化价值链,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