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在淮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高雪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淮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全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遇到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五大建设”,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思路中破解难题,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0亿元,同比增长13 .5%;财政总收入213.5亿元,增长25.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5亿元,增长3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增长19.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42亿元、贷款余额673亿元,分别增长34.3%、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分别增长11.7%和11.4%,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项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经济支撑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4.5亿元、销售收入1560亿元、利税170亿元,分别增长16.9%、22%和20%。完成投入540亿元,组织实施220个亿元以上项目,淮阴卷烟厂“十一五”技改、润尔华120万吨渣油综合利用、旺旺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台玻100万吨纯碱、70万吨大圆坯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IT、食品、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富士康销售突破60亿元。传统产业品牌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6.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农业产业化规模扩张。全市高效种植业、高效渔业面积分别达到236万亩、41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4%,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户,国家级台湾省农民创业园成功获批,市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粮食物流园初步建成。3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100个村级创业点完成固定资产投入80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1524户,带动7.4万农民就业。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分别完成投资6.9亿元、2.8亿元,新植成片林5.4万亩。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五星级鼎立国际大酒店建成投运,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成功获批,阿里巴巴、搜狐等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进驻,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9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7亿元,市博物馆、盱眙第一山创成国家4A级景区。
(二)突出功能配套,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规划引领,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投入261.2亿元,实施515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覆盖面达1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10万,城市化率达43%。越河路、枚皋中路、人防051工程等顺利完成,万达广场、新亚国际购物广场等快速推进,生态新城启动建设。组织实施了淮海东路改造、淮海南路美化亮化等工程,免费开放中央(钵池山)公园,建成古黄河生态园,新增公共绿地240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市区开工建设商品房840万平方米,竣工270万平方米,改造房屋41万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5.2%。住房公积金个贷比率提升11.9%,中小学教师公积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和谐城管效应进一步放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验收,中心城区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5亿元,建成涟水机场主体工程和城南汽车客运站,开工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宿淮铁路等工程,205、325等国省及地方干线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南水北调淮阴三站、里运河清淤等水利工程顺利完成。
(三)突出改革开放,发展原动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八大资产公司整合步伐加快。市县机构改革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津补贴规范工作基本完成。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城市资产和新城投资公司总资产分别达93.6亿元、72.9亿元,市属融资平台实际到账资金71.4亿元,其中成功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交通银行进驻我市,苏南6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区)设点,江苏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5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3675个,新建供销连锁网点4338个,小麦托市收购19.6亿斤,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全面推开,农业保险提档扩面。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苏南、浙江、深圳、东莞等系列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八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第四届台商论坛,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61个,固定资产实际到位244亿元;新批外资项目164个,协议注册外资13.1亿美元,实际到账61亿美元,其中台资占比达58%,我市已成为江北知名台资企业集聚最多的地区。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实现进出口总额21.4亿美元,其中出口14.7亿美元;出口加工区成功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进入全国出口加工区前二十位,名列全省第五、江北第一。园区功能不断完善。8个省级开发区新增基础设施投入54.3亿元,实现业务总收入1653亿元,成功创建5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获批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淮安工业园区和盐化工新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海关“区港联动”便捷通关模式正式启动。
(四)突出民生改善,政府亲和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新增3所三星级普通高中、4所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4%、99.9%、97%、97%和38.8%。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普及率达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9%,建成百万农民“15分钟健康就医圈”,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得到加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中国淮扬菜博物馆等建成开放,基本完成主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成功获得第十八届省运会承办权。“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4.15%。社保体系逐步健全。城镇新增就业6.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发放助保贷款3600万元,城乡低保、廉租房补贴、农村五保户供养全部实现提标扩面。投入3.6亿元帮助16万人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村平收入达4.6万元。为5731名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建23个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3个标准化卫生服务站;发放尊老金1896万元;为14.66万名企业退休职工免费体检;6.6万名市区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建成廉租房904套,建设经济适用房5268套;解决56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1.8万座;市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工程均超额完成任务。
(五)突出环境优化,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年减负1.9亿元,4次银企对接融资204亿元,为中小企业新增担保贷款31.3亿元,为富士康、达方电子等企业输送员工2万多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争取点供指标、独立选址等措施,获批建设用地2.6万亩。“五五”普法深入推进,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作用,511件建议、提案全部办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平安创建,“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在全国推广,“阳光信访”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对口援建成绩显著,投入1.28亿元,建成四川绵竹玉泉学校、敬老院等项目。政府法制、机关事务、国防动员、双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红十字、工商管理、技术监督、统计、审计、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审批、招投标、供电、烟草、盐业、物价、农机、气象、残联、档案、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改革创新,用创新的思路把握工作主动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用实实在在的措施造福人民群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牢记责任使命,用美好愿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也正是有了这些共识,我们才能在非常之年取得非常业绩。在这里,我代表淮安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体市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位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解放军和武警驻淮部队指战员,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淮安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产要素制约严重,少数重大项目进展不快;列统企业数量较少,县域经济发展较慢;城市化水平不高,功能配套不够完善,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待增强;财政增收压力加大,收入质量和结构有待优化;少数群众生活困难,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少数部门市场意识淡薄,动手操作能力亟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具备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态势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等政策叠加效应日益凸现;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苏北支持力度;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步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和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快车道,这些都给淮安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只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就一定会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部署,紧紧围绕“五大建设”,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大投入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大力提高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水平,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努力实现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抢抓政策机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用足用活中央和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准确把握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大有效投入。牢固树立大项目意识,突出抓好939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18亿元。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力以赴,务求实效。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的投资比重,提高农业和服务业项目的投资比重,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项目的投资比重,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经济结构优化。
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富民措施,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进一步做好家电、农机、汽车下乡工作,鼓励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落实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积极开发旅游、文化、健身和网络等热点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优化出口结构。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比重,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和基地建设。巩固扩大主体市场出口规模,增加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加快出口加工区二期建设,优化“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和检验检疫服务流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立足做大做强,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年工业投入700亿元,新增列统企业200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
主攻重大项目。深入开展“工业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0个,竣工投产100个。落实市县(区)领导联动挂钩、重大项目绿卡制度,加大帮办协调力度,做好南瑞集团导线生产基地、盱眙核电、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准备,开工建设淮阴发电厂30万千瓦热电联产、楚州燃机发电、今世缘优质酒技改三期、华尔润35万吨纯碱等项目,加快实施实联化工100万吨纯碱、70万吨大圆坯深加工、30万吨密胺、富士康三期、维科一期等项目,确保安邦20万吨离子膜烧碱、百隆色纺、飞翔纸业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培育规模企业。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提升工程,新增200个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新增长点。加快研发机构建设,新建企业研发中心1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户。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新创一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做大担保公司规模,成立再担保公司,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积极向上争取点供指标,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全力保障用地需求。加大对内对外招工力度,千方百计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完善煤电油运紧急调度制度,优先保证重点行业和企业生产需要。
聚焦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九大产业提升计划,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拉长IT、盐化工新材料、特钢产业链;围绕传统产业品牌化,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促进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建材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最具成长性和爆发力的核心产品群,主攻最具区域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的龙头型项目。以省级淮安软件园等为载体,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产业。
(三)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以富民壮村强乡镇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抓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全年新增高效种植业30万亩、高效渔业6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79%,建成11个年销售10亿元的县域主导产业,拓展淮安大米、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品牌空间。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省、市、县三级高效农业园区,台湾省农民创业园完成项目投入5亿元以上,加快核心区和农产品精加工区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项目10个,新增年销售超亿元企业3户。
壮大县乡经济。坚持“一县一品”,突出抓好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抓好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建设,3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入90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新增列统企业60户以上,实现工业销售100亿元以上;新建100个上规模的村级创业点,每个创业点新建1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2个,带动30人就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抓好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信贷扶持政策,确保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4万元。
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推进灌区配套改造,新建一批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区域供水进程,新增12个乡镇集中供水。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5座乡镇垃圾中转站,积极开展村庄污水处理试点,抓好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和绿化造林工作,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3个、市级康居示范村30个。加快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四)提升功能品位,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淮安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坚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投资3998亿元,实施十大类650个重点项目,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城市化率提高到45%。
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生态新城建设,重点实施“四馆”、淮安大剧院、交通服务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体育中心等项目。加快商业商务区建设,重点实施万达广场、苏宁广场、丰惠广场、雨润国际大厦、仕泰隆机电模具城等项目,树立一批新地标。加快河下古镇、淮安府署、码头古镇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旅游集散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通甫南路、枚皋中路跨大运河和里运河大桥、韩侯大道、徐杨水厂、四季青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推进“数字淮安”建设。
优化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滨河绿化,新建城市森林公园、古黄河湿地公园、恩来水上公园、城南公园等14个公园,改造提升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中央(钵池山)公园、楚秀园、樱花园,实施淮涟路、机场路等路段绿化,新增公共绿地300万平方米。提升控制里运河、古黄河水位,贯通里运河和钵池山水系,整治清安河、文渠河、内城河、外城河等河道。健全城管长效机制,集中开展市容保洁、交通秩序、车容车貌、违法建设、城市出入口环境整治等专项活动。巩固创模成果,加强水源地保护,尽快实施白马湖生态水资源保护工程,大力防治各类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速旧城改造。推进北京南路、淮海南路、里运河沿线和水渡口片区等22个地段、84万平方米改造,促进老城区出新。通过绿化改造和沿线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健康西路、淮海西路、延安东西路等主次干道景观。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和土地出让行为,强化共有产权房、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商品房850万平方米,竣工280万平方米。
拓展对外通道。策应沿海大开发战略,加快实施盐河航道整治以及327、235省道建设,加强与连云港、盐城等城市对接。围绕全面融入长三角,积极推进宿淮铁路建设,做好连淮扬镇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实施205、325、237等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淮海南路延伸段(清浦—金湖)建设,提高乡镇一级公路通达率。加快涟水机场建设和营运准备,10月1日前正式通航,同时做好口岸申报工作。
(五)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开放的广度,努力提高区域竞争力。
推进各类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全面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加快“事改企”扫尾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完成八大资产公司整合。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进浦发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市区信用联社向农商行转制步伐,推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大城市资产、新城投资公司规模,力争资产均超百亿元,增强投资、开发等经营能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年新增私营企业4500户、个体工商户3.5万户、注册资本200亿元。
提升开放水平。深入开展“百日招商竞赛”活动,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300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个。围绕巩固台资高地,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台湾省为重点,组织好台资招商活动,提高赴台招商频率及实效,办好第五届台商论坛和台北重大经贸活动,加快台湾省工业总会淮安工业园建设,加强与台湾省工业总会、内湖科技园的联系,放大富士康、台玻等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台商来淮投资。主动对接央企,赴京举办专场招商活动,力求在盐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配套方面取得突破。加大民资招商力度,以广东、浙江、上海、苏南为重点,组织开展小分队招商、专业招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龙头型项目。
强化载体建设。对照国家级开发区标准,加快8个省级开发区集中供热、集中治污、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0亿元,全部实现“九通一平”。推进淮安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新创2—3家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加快淮安工业园区和盐化工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增强对外吸引力。
(六)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大力改善民生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繁荣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争创4所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30所省市级优质幼儿园,完成附中田家炳教学楼、商校二期建设,异地新建北京路小学,积极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开工建设市一院门急诊暨内科大楼,加快市三院创建“三甲”专科医院、市四院创建三级传染病医院步伐,新创省级卫生乡镇2个、卫生村15个,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启动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修缮和环境整治及周信芳、郎静山故居维修保护工程,提高镇村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精心办好各类节会,促进淮扬菜申遗工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十七届省运会。完成《淮安市志》初稿。
完善社保体系。认真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健全弱势群体就业援助机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积极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县(区)为单位实现全覆盖,建成3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0%。规范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对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全额补贴。
办好民生实事。投入18.53亿元,实施新一轮为民办实事工程:1、廉租房租赁补贴实现应保尽保,建设廉租房886套、经济适用房3000套;2、建成市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3、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月、160元/月;4、将尊老金发放范围扩大到城市,其中百岁老人提高到300元/月;5、大力推行市民“一卡通”;6、为6000名特困人员办理助保贷款;7、向贫困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8、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9、积极落实医疗、保健等各项惠民措施;10、扩建职业学校,启动淮中、实小生态新城分校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管理和村民自治制度,组织好第九届村委会和第三届城市居委会换届选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提升法治淮安创建水平。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巩固提升平安创建成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努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目标。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深化“阳光信访”内涵,完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推进“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扩大安保互动覆盖面,强化交通、消防、建筑等领域专项整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等突发事件能力,建成市灭火应急救援中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在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的同时,认真研究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推动淮安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把淮安建成最具竞争力的服务高地、成本洼地和投资福地。
强化诚信建设。打造诚信政府,凡承诺过的事、定下来的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压力,都坚决兑现到位,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客商的青睐和群众的信任。建设诚信社会,大力弘扬开明开放的现代文化,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正之风,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当竞争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塑造诚信公民,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诚实守信、务实崇信、求实尚信,努力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强化团队建设。提高统筹协调能力,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和人大常委会汇报,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作用,形成发展合力。加强对上沟通联络,研究政策,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使各类扶持措施发挥最大效应。提高市场运作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运用市场理念和运作模式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鼓励更多的市场资源参与发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各级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带头狠抓项目建设,带头解决矛盾困难,带头推动工作落实,加大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和问责追究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强化效能建设。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实行重大项目联合审批、限时办结制,加快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继续精简压缩会议文件,少开会、开短会、多开协调会,集中精力谋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冲破部门本位主义的局限,突破墨守陈规的做法,推行一线工作法,马上办、现场办、变通办,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去解决。提倡101%的服务,对基层和企业多支持、多帮助,少收费、少干扰,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强化廉政建设。坚持创新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扎实推进人事、财政等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廉洁从政,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加强品行修养,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勤俭节约,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压缩行政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发展新业绩。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努力开创淮安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