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千亿社保联网工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郭晋晖

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华虹”)应用技术部非电信卡片产品经理彭健龙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北京社保卡项目上。

从2009年末开始,由北京华虹研发的140多万张社保卡陆续发到北京市民手中。

社保卡是社保信息化的外围产品,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社保信息化的核心,也被俗称为“金保工程”。从2002年启动的“金保工程”的目标是在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上,构建中央—省—市三级劳动保障系统网络。

随着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和医保异地结算的逐步推开,建立一个以社保卡为载体、能在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迫切。

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表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这项规模庞大的工程为IT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曾有人乐观预计,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采购最核心的数据库、软件、硬件、网络以及相关的系统维护、人员培训、系统更新等全部资金加起来,将是一个蕴藏着1000亿元机遇的市场。

但在从事社保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看来,由于“金保工程”建设周期长、回报少,这1000亿颇有点“画饼充饥”的味道。

而此前,各地社保系统建设几乎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信息化程度有很大差异。如何实现地方数据库与中央数据库的对接,如何保障贫困地区的建设经费,仍然是社保系统实现全国联网需要克服的难题。

资深企业捷足先登

据人社部的最新统计,该部已经批准发行社会保障卡1.3亿张,实际已经发行了6000万张,发行规模还将随着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而继续扩大。彭健龙认为,社保卡已经成为继二代身份证之后国内最大智能卡项目。

出于对信息安全的考虑,人社部要求社保卡必须使用国产芯片,国内卡商对这个至少有20亿元商机的市场争夺亦是非常激烈。据彭健龙介绍,去年初北京社保卡项目公开招标的时候,虽然招标书对厂商要求甚高,但仍然去了七八家企业。

最后北京华虹和另外两家企业共同中标了北京社保卡项目。

彭健龙表示,北京华虹之所以能够中标北京社保卡,除了前期所做的技术储备之外,政府管理部门还看重他们拥有从集成电路设计到操作系统设计在内的“一条龙”自主研发能力。

尽管国内从事智能卡的厂商有成千上万家,但那些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只靠贴牌生产的卡商并不为社保部门认可。

社保卡如此,更为核心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更是体现了“资深为王”的法则。

东软集团[25.93 -0.58%]是中国最早介入中国社保信息管理系统研发的企业之一,据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的介绍,东软在国内社保领域已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人社部去年中推出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核心平台第三版便是由东软投资的一家公司历时三年开发而成。

华虹、东软等都是在10多年前社保信息化刚起步的阶段即扎根于此行业的厂商,已经与社保部门形成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如今,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到了它们收获的阶段。在这些资深企业占据大量份额之后,市场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似乎并不多。

千亿蛋糕得慢慢吃

“1000亿?从商业角度来说可能会是这样的。”一家曾经中标国家级社保软件系统的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疑惑。

这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做社保系统其实很难赚钱。因为社保核心系统(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通常都要一到两年。而政策的变动常常造成系统设计不得不跟着改变或是延期交付,导致公司亏损。

上述人士表示,IT公司仅靠做核心平台(数据库)就能赚到的地区非常少,主要是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市。而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很多公司只能等待核心平台建成之后,做周边系统开发以及长期维护,在未来实现扭亏。

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杨燕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金保工程”的资金缺乏确实带来很多问题,医疗保险基金居高不下的结存率就是一个例子。地方上有些社保机构为了把更多的医保基金存在银行而不愿放宽报销的标准,原因之一就是以此为条件要求银行提供设备并让银行系统为它们作对接。

但杨燕绥也表示,虽然从事社保信息化的公司“哭穷”,但事实上它们还是有钱赚的。有些公司常常把系统搞得特别个性化,很难与其他系统进行兼容,政府每次进行调整还得找它们做。

“就像现在卖打印机一样,一台打印机只需要1000多块钱,厂家基本是没有赚钱,但硒鼓墨盒却要七八百。我们在社保领域基本上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希望能在未来盈利。”上述软件公司的人士毫不讳言地说。

全国联网的难题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称,为了能够实现农民工以及其他异地就业的劳动者的关系顺畅地转移接续,人社部将进一步优化“金保工程”,把现在不得不采取的比如纸介质传递信息的这种方式,逐步转为电子介质的传递。

彭健龙告诉记者,当前各地的社保卡只要使用人社部密钥系统都可以满足全国互联互通的要求,障碍在于人社部的后台数据库暂时无法与地方数据库对接。

据杨燕绥介绍,由于国家缺乏统一规划、缺乏财政支持,“金保工程”都是各地先行,中央的标准出台很晚,导致对接非常难。目前,各级社保系统之间基本上都是靠外挂对接,造成的后果就是速度慢、成本高且容易出错。

北京市社保中心主任助理刘庆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各地的社保政策都不太一样,这就导致了各地社保系统的千差万别。

“金保工程”去年已经完成了以数据收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期,从今年将开始进入第二期,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五保合一”。但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由于财力状况较好,社保信息化基础好,建设水平甚至高于国家核心平台的标准要求。而中西部、东北部分地区社保管理工作相对落后,手工操作十分普遍。有些县级市的社保数据甚至还采用账本方式记录。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对本报表示,“金保工程”是按照项目实施的,第一期时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项目给予适当财政支持。人社部将在对第一期项目进行评估之后,对第二期作出明确规划,争取有更多资金投入到“金保工程”中,加速社保信息化进程。

杨燕绥认为,统一系统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各地系统一旦建成也不能推倒重来。当前只能先自上而下制定统一的标准,一步步向下对接。因此,在短期内实现全国联网的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