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处于中下游水平。”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总结会上,工信部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
该调查报告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委托用友软件(600588)公司完成,收集了各地中小企业的28518份定量调查数据和68568份定性调查数据,并对企业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5个指标进行了分析。根据指标设计,满分为10分;8分以上为健康;5分以下为不健康。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的管理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有68%的中小企业成本在上升,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库存占用资金较多。
对此,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郑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回笼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企业规模越小,应收账款控制能力越弱;同时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的风险就越大。而中小企业在存货出入和消耗的过程控制上也缺乏有效手段,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对运营资金的把控能力较弱,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的经营风险会相应加大。
郑昕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开始对信息化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改善管理运营状况的认知有了明显提升。通过互联网接入运行平台,实现网上办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计划管理等,对中小企业有了巨大的吸引力。调查表明,有60%的小型企业和45%的中型企业在考虑采用软件运营。
“因此,政府优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环境,推动管理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廉价、优质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郑昕说。
据记者了解,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小组,一直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年初开始实行的“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目前已在北京、上海、中山等72个城市落地展开。
而作为健康计划唯一战略合作单位和实施单位的用友软件(600588)已与全国2000多家地方服务商组成优势技术支持、实施推广网络。截止到12月份,健康计划在各地的“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启动会”、“中小企业信息化大讲堂”等活动达1000多场,先后为5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参与培训的企业信息化人员超过10万。
用友软件T6事业部总经理程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突破中小企业信息化瓶颈,提供优秀的行业解决方案。“我们要对行业做更细的划分,分得越细效果越好。同时,管理软件提供商要增强服务能力,提供持续化、标准化、主动式的服务。”对于明年的规划,程刚表示,用友软件将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明年再为10万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5%,全国税收的48%、GDP的58%来自中小企业,全国进出口的62%、就业岗位中的75%由中小企业创造。
“中小企业不但是地方财税支柱,还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力量,其健康发展事关国家经济整体运行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向记者表示。
“健康计划是一项长期工程,明后两年将持续推进,我们要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充分享受到健康计划的成果。”王黎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因此,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走出“亚健康”状态,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