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来源:中经BP社 更新时间:2012-04-14
 

    医疗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是医疗信息化的大发展时期。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信息化投入占整个医疗卫生总花费的2-6%,而我国还远远没达到这个比例。每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花费是4000亿元,而信息化投入只有4-5亿元。如果信息化投入按1%比例来算,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将有至少40亿元的市场容量,对IT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一个商机。卫生部曾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据悉,目前中国有3万多家医院,其中有6000家是三甲以上的医院。未来几年中,我国将有超过70%的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预计市场总量将达到200多亿元。 作为全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心的北京,医疗信息化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医疗信息化大体上分为医疗行业管理信息化和医院(包括防疫站)信息化。

 
    在医疗行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目前北京卫生信息公用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主体结构是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而建的,提供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和其他网络的接驳条件和北京市卫生局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及相关培训。

  北京市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与卫生部要求同步,其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建设、卫生部疫报软件培训以及卫生防病监督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目前已经实现了疫报信息的网络传输,北京市疾控中心形成了疫情疫报信息的网络交换平台,在北京市卫生局网络平台上增加了专用数据库服务器,保证卫生防疫信息的存储,还开发了卫生防病监督管理软件系统,使疾病控制管理实现了网络化。

  同时,作为2002年北京市政府网上审批试点15个试点单位之一,北京市卫生局一期工程完成了食品、化妆品、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审批。并实现首批网上审批项目整个系统运行,开通市级在线服务平台网上审批服务。

    而北京市医院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根据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北京市医院信息化目前的现状大多数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真正的医疗业务还很少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拿北京的各大医院来说,有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如北京医院与IBM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即住院管理系统,;协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也从手工操作一步步转变为微机管理,从无到有建立起位居全国前列的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病人从看病开始,门诊、收费、取药等有关信息都跟随病人自动在HIS系统上流转,再也不用拿着一张病单来回跑。但目前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只是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用于门诊、病床管理和财务管理,最重要的病人管理信息基本没有使用。

    医院能否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这不仅是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医院所重视的问题。北京地区的协和医院、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301医院、儿童医院等知名医院,和国内外知名IT厂商如IBM、清华同方等多次召开医院信息化研讨会,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了积极探讨,并共同展望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前景。医院对信息化的要求是很迫切的,对他们来说,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便捷,更把医院管理带向现代化轨道。在HIS系统上,不仅护士和药品管理部门的人员能看到医生的医嘱信息,医生也能看到药品的报价情况,这彻底改变了以往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业务透明化。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全新的管理方式每年为医院至少节约1000万元。不过光有医院信息化光有医院的热情和强烈的需求是不够的,面对市场上众多的HIS开发商,医院要有长远的眼光,还需要IT厂商的积极参与,与厂商达成共识,追求高性价比的HIS产品。同时,IT厂商的参与将会给医院信息化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医院如何看待信息化?他们有哪些信息化的经验和体会?医院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发展走向如何?但目前的情况是医院信息化关注者众参与者寡,医药电子商务和远程医疗的势微,医药信息化在质量上还远未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标准化信息格式的缺席,对于许多医院和IT厂商来说,最头疼的是医疗信息化的标准问题,它成为制约医院信息化的瓶颈。

    有关部门调查了协和医院、友谊医院、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共17家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建立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医院要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有效的、及时的HIS,才能保证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那么,HIS该怎么选?

  目前在北京市的500家医院,运行着40多家开发商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致使开发商各行其事,造成人力、物力、资金的浪费,资源不能共享。究其原因,是标准化工作滞后于应用,建立“HIS标准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应该说,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20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单机单任务、PC机+Foxbase+局域网+部门级信息系统,直到C/S、B/S结构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从位于北京西郊的301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大致能够了解到整个医疗行业的概况:1986年,301医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开发了HIS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在医疗数据的统计、住出院病人的统计等较为简单的统计管理工作和财务上的应用,系统搭建在HP 3700系列的小型机上,只有40多台终端;1992年,随着PC机的普及,系统全部移植到PC平台上,应用也从批量的统计处理推到了用户端,收费已经纳入了系统,但仍然以管理为中心;1995年,301医院与HP合作开发了面向业务层面的HIS系统,并逐步实施,系统提供了对临床和一级科室的支持,应用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数据的采集可以实时进行,系统实现了高度的集成。目前,301医院已实现了住院部的信息管理,门诊系统正在试运行。301医院计算机室主任薛万国说: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建立的HIS系统还仅仅停留在以财务为重点,包括挂号、收费等流程上,而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信息化很少。301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还是比较靠前的,HIS已经建成,正在完善临床信息系统(CIS),PACS项目正在开发中。近五年,医院在硬件上的资金投入大概为1000多万元,拥有了900多台电脑。 薛主任说:医院信息化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企业,系统除了要做事务性处理以外,还有很强的个性化,因为诊疗是一项知识化的处理过程,无形的信息很难管理,所以医院信息化将无止境。现在国内的HIS厂商有500多家,各个HIS系统的命名和数据结构均不相同,造成了各个医院使用不同的HIS系统。多种系统平台和非标准信息格式阻碍了同行间及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当涉及到病人转诊等问题时,没有办法来直接做电子信息的交换,只能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不仅效率低,数据的安全性也无法保证。加入WTO后,缺乏标准化信息格式已经成为我国医院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瓶颈,不仅制约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也使下一步的临床医疗信息管理、远程医疗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和医药ERP无从开展。

    美国在1977年就确定了M语言作为医疗行业程序设计的标准语言,也是美国第三个国家标准语言。因为医疗行业的数据关系特别复杂,所以M语言确立后,首先在医疗行业得到大规模使用,也正是得益于标准的建立,美国的医疗信息化才有今天的发达程度。笔者认为,我国HIS建设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更亟需的是引进和采用国际信息标准或者建立自己的国家标准代码体系,否则再多的钱也只能事倍功半。这已经不仅仅是北京市的问题,而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卫生部牵头在规则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医学信息标准化需要政府的参与,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医学信息标准不仅仅是分类和代码,它包括信息表达、信息交换的标准化,以及信息处理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