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示范区建设吹响号角
来源:安徽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年打基础 三年见成效 五年大发展   
  编者的话 省委、省政府出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明确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进度、工作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解读《实施方案》。

  2月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将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逐年、逐市分解,把各项规划、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实到各有关部门。 2月2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皖江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

  《规划》获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幕开启。规划付诸实干,激情化为动力,江淮儿女迅速投入到火热的示范区建设中。为使《规划》蓝图早日变为现实,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方案》标清了示范区建设的发力方向,明晰了脚踏实地的奋斗步伐。

  “一年打基础”。2010年是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合力奋进,为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开局之年,责任和任务明确。省直各有关部门,将在示范区《规划》总体框架和省委、省政府《决定》的指导下,编制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物流、土地利用、岸线开发及职业教育等专项规划,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各地结合实际,将谋划本地区的对接条件、互补潜力和比较优势,围绕示范区《规划》的重点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快修编土地、城镇等相关重点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承接重点,谋划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尽快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

  开局之年,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将迅速上马,力争年内看到示范区建设的初步成效:宣传推介深入开展,重点专项编制规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引进资金和项目明显高于上年,推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三年见成效”。到2013年,示范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品牌基本确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中部地区引人注目的闪亮板块。

  三年时间,实施《规划》将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示范区的产业承载、自主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实力明显壮大。

  放眼五年,2015年《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体制机制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良好,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带动全省加快发展。2015年,力争实现示范区建设各项指标: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超过55%;城镇居民收入超过28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

  极目十年,将是示范区跨越发展的十年。到2020年,示范区将融入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它将在带动全省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创新之举。 《方案》明确要求,示范区将从影响当前承接产业转移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改革,抓住最具带动力、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工作和项目,集中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率先取得突破。皖北、皖西和皖南地区,将充分利用示范区这一品牌和平台,做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主动接受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以承接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主动作为、只争朝夕、顺势而上、抢抓机遇,透过《方案》,人们看到了省委、省政府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魄力和胆识。

  自主创新迎来重大契机

  新年伊始,合肥市即传出消息,将实施高新技术“千企跨越行动计划”: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将力争达到1000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规模,产业总量上台阶,产品质量上档次。根据新出台的《方案》,与合肥市一样,示范区各市县都将迎来自主创新的新契机。

  建设示范区,皖江不能甘当“小工”。经过长期的积淀,皖江城市带拥有比较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将承接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此,方案明确指出,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推进示范区自主创新,优惠政策是“催化剂”。为此,《方案》特别指出,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加大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围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建立与长三角区域科技资质互认制度。

  推进自主创新,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方案》强调,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健全面向产业园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合肥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平台和芜湖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的作用。

  增强跨越发展支撑能力

  “咯噔一声,到了安徽。”这是以前很多经合宁高速从江苏到安徽旅客的感受。同一条高速,江苏路面与安徽路面的差距折射出两省基础设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巨大差距。而现在,合宁高速大陇段‘四改八’通车后,日设计通车流量增加一倍达到8万辆,一直到2025年都可以满足车流量增长需要,一点不比江苏段差。

  同样的变迁,不只发生在合宁线。现在安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已逐渐赶上周边省份,经济动脉日趋畅通。为强化各类基础设施对承接转移加快发展的支撑能力,《方案》要求,要加快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完善外通内畅的公路网络,建设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

  “软设施”同样重要。 《方案》提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等领域的对接。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引进、培育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提高供电、供水、供气能力,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水资源保障。

  打造功能完善承接平台

  今年初,芜湖县又有迅捷物流等16个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招商项目,在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集中开工,总投资12.1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涉及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新能源、物流等多个领域,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家,有力地促进了园区主导产业的集聚。

  “园区是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模式的重要抓手。 ”专家表示,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的产业承接平台,才能让转移来的产业有序落户,开花结果。

  《方案》提出,各开发园区要根据示范区产业布局,加快扩区扩容和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和能源、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要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域制约,跨江发展,南北联动。适时启动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加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探索合作共建模式,建立互利共羸的利益分享机制。

  《方案》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合肥、芜湖、安庆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各县城及重点镇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示范区规划》正式获批后,省发改委等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工作节奏。目前,《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均已出台。为了与《方案》相配套,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分解表。

  据省发改委地区处处长殷君伯介绍,示范区任务分解表包括目标分解、专项规划分解和配套政策分工表,对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工作等分解落实到各市、省有关部门。根据专项规划分解,示范区开发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承接集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将由省发改委牵头;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由省住建厅牵头。根据配套政策分工,省财政厅将牵头制定示范区建设的财税政策,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将牵头制定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政策,省科技厅牵头制定示范区自主创新政策。

  目前,任务分解表已征求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从各市上报的指标汇总情况看,示范区规划各项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构建特色鲜明产业体系

  围绕实现“更高更大更快”发展目标,日前,马鞍山市提出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目标,加快形成现代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化现代服务基地。像马鞍山一样,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机遇,示范区内各市将迎来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好时机。 《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引导,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方案》提出,要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大力振兴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冶金、化工、非金属材料、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 “像合肥、芜湖等地,这些产业转移已成规模,基础雄厚,在承接中完全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国内数一数二的产业基地。 ”

  《方案》强调要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新动向,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物流、金融、文化、服务外包、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确保目标实现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方案》要求,编制出台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明确产业承接重点,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合理分工、有序承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