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零距离门诊药房
不少人都有在医院排队买药的经历:手里拿着处方,楼上、楼下的奔波,在这个窗口刚刚划了价,又要重新排队去交费,然后,还要交方、取药,整个过程最少要排队三四次。不仅浪费时间,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来来回回的折腾,让他们很难吃得消。
然而,自从中日友好医院实施了“零距离门诊药房”项目后,这个问题在该医院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只需在划价处排队一次,划价、收费、发药即可一次完成,配药完成后,患者可以轻松地从柜台式药品发放台取药,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的时间。
在药师周10月28日下午召开的卫星会(三)上,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陆进在描述这种变化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药品信息化管理”。“目前,信息化带来医院药房流程模式的变化,不仅方便了消费者,医护人员同样能从中体验到方便和快捷。”他说。
陆进表示,药品信息化管理将药品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并举,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管理流程。这套系统强化药品存量及账务管理,能够控制医院药品流通,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还能反映出医院药品经营的真实情况,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
不仅如此,药品信息化系统还能为患者提供用药清单,包括药品信息、医保属性、口服药说明等。系统中的药物咨询软件可以为患者解答与药品相关的问题,并收集患者用药后的反馈信息。为了方便药师工作,信息系统还专门设置了门诊药房网络自动领药、药品调价、有效期半年前报警等功能。
据陆进介绍,目前,中日友好医院除了实现“零距离的门诊药房管理”,还实现了“人性化住院药房管理”,系统能自动生成领药单和退药单,发药时自动记账并调配药品,通过专门的药梯配送到住院大楼的各病区。这使护士不必再往返于药房和病房,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护理病人。
镜头二:数据挖掘技术
前段时间,卫生部出台了《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师沈小庆在当天卫星会的报告中介绍,该原则在制定过程中,曾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有效监测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HIS在日常应用中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药品信息系统作为HIS重要的组成部门之一,其积累的数据也在不断深入。药品信息系统中存有大量的病人诊断与用药信息、医院药品消耗信息、医院治疗药物监测数据,而如何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则需要利用一种称为“数据挖掘”的技术。
沈小庆说,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在国外,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信用分析、风险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而在医院,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即是分析药品信息的规律性变化,指导和协助药学工作。
比如,可以利用HIS中现有的药品用量信息进行计算模拟,得出药品消耗模型,根据医院药品实际消耗情况自动产生领药量,以克服药品的积压和断货现象。
另外的案例是,随着医院治疗药物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目前,医院对这些数据的利用大多只停留在一般性的统计分析上。在未来还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监测的数据进行提取、加工,形成分析型数据库,开展药物群体药动学、药物浓度影响因素相关度分析等更深入的研究,以实现给药个体化、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反应。
除了应用于研究,数据挖掘技术还对医院门诊药房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比如,药房一天内各时间段的工作强度随着季节或疾病流行程度的影响而不尽相同,用一对一的排班方式,有时会给工作带来不便。对HIS中病人在门诊药房取药时间与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合理安排门诊药房工作时间,科学使用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