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小区门口的信息亭一直大门紧锁,已有好些日子没“开工”了。
记者走访发现,随机找到的10个信息亭关了4个,即便是开着的信息亭,其主体功能——提供便民服务的终端机少人问津,来买报纸书刊的人反而更多,似乎成了书报亭。
2006年11月,温州信息亭作为提升温州城市信息化水平的便民工程开始第一期布点安装。因为整合了政府、企业、商贸等信息资源,可为市民提供订票、查询政府信息、缴纳水电费等服务,信息亭被赋予了一个令人期待的称号——“街头保姆”。
买报纸的比缴费的多
在信息亭内的终端设备操作屏幕上,显示有多项便民服务的内容:缴水电费、燃气费,手机充值,订汽车票、飞机票、公交路线查询等。此外,点击屏幕上的地图,能找到该信息亭所处的位置,还能查询公交线路图。和设立最初相比,如今信息亭的功能已经有了很大扩展。
即便如此,“尝鲜者”依然很少。今年1月18日,市区上陡门菜市场附近的信息亭终端机前,市民操作的空间被摆书报的小桌“占道”,显示屏上积满灰尘。该信息亭值守人员说,附近相隔几百米共有3个可售书报的信息亭,比起查询信息或订票的人,来买书报的市民更多一些。
“每到水电费结算的日子,来的人才会多些,其他功能基本上没有用。”市区一个信息亭值守人员说,信息亭目前的作用除了出售报纸书刊外,就是缴纳水电费,不过总体上也不多。
在信息亭缴纳水电费的方式是在终端机上插入瓯江通卡或者银联卡,操作类似于银行取款机。据一名值守人员透露,因为终端设备上的密码输入键周围没有保护栏,设备旁也没有明显的防止窥视的保护性设计,很多人都觉得操作不安全,都不敢用银行卡缴费,也是造成信息亭遇冷的原因之一。
10个亭子关了4个
按照计划,2008年市区的信息亭数量要达到200个。由于铺点遇到一些阻碍,目前市区的信息亭只有100多个,分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两种。无人值守的信息亭占地较小,与普通电话亭大小相当,信息终端设备悬挂其中,没有附加的售卖书报的功能。
此外,有人值守的信息亭占总数的90%以上,外观和书报亭相像。据了解,无人值守的信息亭由负责公司——温州之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定时关闭,而有人值守的信息亭则直接由值守人员来关、开。
正因为如此,今年以来,信息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一些值守人员开小差了。
1月18日上午10时到下午1时,记者走访了市区公园路、江滨路等路段发现,在本应开放的时间里,10个信息亭有4个铁门紧锁。一名在市区航标路口信息亭旁卖报纸的老人说:“亭子上午开,下午就关了,一直如此。”
温州之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华智称,信息亭值守人员的职位一般提供给社区推荐的困难人员,几乎零租金而且还有补贴,但一些值守人员仍然觉得这个工作赚不了钱、浪费时间,所以有些人擅自关了信息亭,这种情况在地段不好的信息亭尤为常见。
按照“之民公司”的初衷,信息亭功能的推广介绍主要靠亭子里的值守人员,但值守人员的“擅离职守”已经严重影响了信息亭的正常使用。
“我们准备专门培训一批公司员工去‘攻克’这些没人愿意值守的信息亭。”林华智说,这是今年急需解决的事情。
离预期目标有点远
市政府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信息亭作为一项提升温州城市信息化水平的便民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需要的资金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只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
“卖车票、查询信息我们是不收代理费的,而缴纳一笔水电费才得到8分钱的收入。”林华智说,支撑信息亭运营的关键是广告收入,但投资阶段很长,直到2009年才基本维持收支平衡。
据林华智介绍,装好一台信息亭并投入使用的成本费近6万元,一个信息亭每月电费要500元,加上管理费等各种费用,维持一个信息亭每月要1000~2000元。
“我们预计是3~5年后能开始盈利,但照现在情况来看实现盈利还比较困难。”林华智这样说。
虽然维护成本很高,且短期收益不明显。但对于信息亭的未来,林华智称,“已经有了好苗头,因为来缴纳水电费的人比起最初已成倍增长,这是跨出的第一步”。倪曲 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