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说过:“现在未必能再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技术每天都在无情地把一切东西、甚至是刚刚开始使用的东西当作已经无用的东西加以抛弃……而我们在作战的技术基础这样不断革命化的条件下将不得不愈来愈多地考虑这种无法估计的因素。”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最初的产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系统,则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导领域。在军事上,当现代信息系统进入作战体系,便颠覆了传统作战体系的面貌,信息系统这个包含着最高技术含量的新载体,使作战出现了明显的体系化特征。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的基础支撑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体系主要包括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等子系统,这一体系涉及的可变因素数量巨大、关系极为复杂。只有靠信息系统才能将各类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它不仅是作战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各系统有机连接的公共信息平台,对各作战系统有效运转起着基础支撑作用。
侦察预警系统。这是作战体系的“耳目”。随着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各类侦察预警装备的性能随之提升,表现为探测灵敏度强、距离远、精确度高。当今,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将分布于陆、海、空、天的多维侦察平台,诸平台统一联接到情报信息处理中心,形成多维分布、功能强大、信息共享的侦察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
指挥控制系统。指挥与控制决定体系作战的成效。通信、计算机等信息网络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托,它不仅提供文电处理、指令传输,而且也能进行战场态势分析、作战进程控制与辅助作战决策等。新一代指挥控制系统借助现代仿真模拟技术,能够根据参战双方的作战企图、兵力编成与装备性能,模拟作战过程,自动生成作战态势图,逼真显示作战结果,协助指挥员推演作战行动、优选作战方案,为指挥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火力打击系统。作战体系的决定性力量最终表现为精确、强大的火力打击。现代坦克、火炮、战机、导弹、舰艇等火力打击平台,已经普遍采用了计算机火控、数据链通信、雷达制导等高新技术,从而实现了超视距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成几何级数增长。此外,信息系统还能够根据预选打击目标的特点和毁伤需求,为不同的武器平台分配打击任务,实时监控打击过程,准确评估毁伤效果,并提出实施第二次毁伤的建议。火力打击行动借助现代信息系统登上了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确化的新台阶。
网电对抗系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自始至终贯穿着激烈的网电对抗。网电对抗是电磁空间和信息网络领域的斗争,不论通信对抗、雷达对抗还是网络攻击,都是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信息网络联接成作战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电对抗系统开始向卫星对抗、数据链对抗、红外对抗等新的领域扩展,在体系作战日趋复杂的同时,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更加凸显。
综合保障系统。体系作战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对抗,一刻也离不开包括测绘、气象、后勤、装备等保障要素在内的综合保障。在信息化条件下,各类保障要素凭借信息系统,开始向网络化、精确化、可视化方向发展。测绘、气象保障广泛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形成精确、高效的保障网络;而后勤、装备保障则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视频辅助系统,使自动查询、远程维修、远程医疗等成为现实。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联接融合的纽带
体系作战与传统作战相比,具有作战空间的多维性、作战力量的多元性、作战行动的整体性、作战指挥的统一性等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对联合的呼唤强烈,也使联合的难度增大。只有通过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平台以网络的形式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联合指挥、联合行动。
融合作战信息。信息化建设初期,诸多兵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平台,由于指挥系统的信息格式和接口标准不统一,始终也无法形成同步行动的作战能力,这是困扰体系作战能力形成的主因。只有靠强大的信息系统,才能统一各作战要素的信息格式和接口标准,使各种作战信息能够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精确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各系统,以及配置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武器平台之间有序顺畅传递,从而实现整个作战体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链接作战单元。各作战平台与作战单元的一体化行动,依赖于实时的信息和统一的决策。信息系统通过一体化的指挥平台,把隶属于各军兵种的作战单元联接成有机整体,实现指挥机构互联、指挥信息互通、武器装备互操作,使传统的多层次指挥体制转变为扁平化指挥体制,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效能与决策效率,推动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由松散向紧密、由协同性联合向一体化联合发展。
调度作战力量。科学调度作战力量,是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信息系统通过全域覆盖的网络和计算机辅助功能,对各作战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并依据作战需求,科学分配、调度各军兵种的力量和资源,使各作战要素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计划有序、协调地展开行动,从而避免了打乱仗。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资源优化的手段
体系的功能是由体系的结构决定的,只有将体系中的各分系统进行优化组合,体系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体系效能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这就需要信息系统依据作战需求,将作战体系各要素科学编组、有序组合,使作战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
优化力量配置。联合作战,不同配置地域、不同作战任务的军兵种,由联合作战指挥员按照各模块的职能任务和战术原则统一配编、统一指挥。信息系统早在开战前,就预先集成了各军兵种运行规律和特点等诸多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前方和后方、作战和保障、军队和地方等用于作战的资源,进行智能化分析、科学化调用,实现了众多力量的最优组合、按需编配,大大提高了作战资源的利用效率。
规范战场秩序。信息化战场上,指挥员对所属作战力量及战局的指挥与控制,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的。在海量信息中,指挥信息的流动方向标志着作战的焦点,流动位置标志着战场重心,信息密度决定着战场的关节。这一切都依赖于信息系统合理、有序地传递、分发、调用战场信息,从而确保了战斗力要素的有序运行和众多武器平台按预定火力计划展开,实现战场秩序的高效管理。
实现精确保障。作战保障应根据战场资源消耗和装备损坏状况,确定保障需求、调整保障计划、改变保障态势。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保障信息的网络化、保障资源的可视化和保障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准确地向指控人员及保障对象提供装备物资的存储、分类、标识、位置、质量和运输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效能,实现保障的精确化、快捷化和实时化。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自我调节的杠杆
信息化作战,由于影响战场的因素多、不确定性大、情况瞬息万变,预定作战计划常常与实际作战行动产生矛盾。这个特点要求作战体系必须具备适时、快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信息系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功能,帮助作战体系完成自适应、自协同、自检测和自修复的自我调节任务。
自适应。作战体系是否稳定可靠,取决于能否在急剧变化中实现自我适应与平衡。这种平衡表现为,基于信息充分共享的各作战系统、各作战单元和各作战要素,能够实时、全程地了解掌握战场态势可能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复杂变化,可对各种突然到来和接踵而至的杂乱局面进行自主适应、自行调整和自我纠偏,力争实现对作战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从而确保整个作战体系的高效运行和作战效能的稳定发挥。
自协同。信息化作战协同与传统的按计划协同不尽相同,它更多地依赖于作战体系中各单元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这种默契程度越高,对作战效能产生的推动力就越大。在作战体系中,信息流对物质流、能量流具有主导作用,各作战单元通过识别“流向”自动聚合各种力量,通过调整“流量”自动完成战术配合,通过加快“流速”自动形成新的攻击力,战场的协同自主性极大提高。
自检测。机械化战争时代,指挥机构与所属部队之间、指挥系统与武器平台之间的指挥联络相对松散,一旦出现联络阻断,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进行检测。而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作战体系,将部队和作战平台用信息网络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自动反馈和实时检测作战体系连接与运行情况,确保了对作战体系损毁程度的快速发现和预先告知,可靠保证了作战体系运转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自修复。在体系对抗中,核心作战单元一旦受损,便可能导致整个作战体系的崩溃。而信息系统能够依托此断彼通、多路迂回的信息网络栅格,及时发现断裂的指挥链条,迅速调整路由,修复受损环节,重新配置作战资源。高效率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大提高了作战体系的抗毁力和生存力。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效能发挥的倍增器
有人认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体系之间的抗争,关键在于研发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大规模武器系统。其实,这还是机械化的建设思路。事实上,体系对抗的本质是依托信息系统增强各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确保各作战要素都能充分发挥最大效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舍此,再强大的武器系统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智能化、快节奏的指挥决策。随着信息化装备器材的迅猛发展,军队信息获取能力陡增,战场透明化不再是愿望。但问题随之而来——冗余信息泛滥、真伪信息并存,指挥决策极易受到干扰,甚至被虚假信息所误导。而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智能识别、辅助决策等手段,对海量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作战体系中的各个作战单元始终得到最急需、最准确、最有用的信息,从而确保指挥员客观判断形势,定下正确决心。
无缝衔接的作战行动。体系作战的基本要求,是发现、识别、打击、评估等一系列作战行动紧密联接,不可脱节。信息系统通过优化集成,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得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利用等诸多环节“零时间”耦合,让各个作战平台、各类武器系统实现实时联通,促进作战体系真正达到“如心使臂、如臂使指”的一体化程度。
作战体系实现性能互补。作战体系中任何一种作战力量与作战资源在单独使用时,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有综合使用时,才能发挥互补作用。但在综合使用时,往往又会出现功能交叉,资源浪费。于是信息系统通过自身的链接作用,科学重组多维战场空间的力量和资源,使得武器装备和控制单元不再是分离式、要素式的,而是以系统化、网络化的形式组合,真正实现作战功能的互补,使分散配置和相距遥远的武器装备、作战要素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管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