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空头“政府信箱”引发的猜想
来源:北京晨报 更新时间:2010-02-07
作者: 傅万夫
 
    近日,有北京市民在给海淀区政府官网的投诉邮箱发信时候被退信,并显示“邮箱不存在”。记者联系到了该监察局,一名张姓工作人员说,原来的监督投诉邮箱已停用一年多,网站未予更新,才造成误解。(2月5日《北京晨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级政府部门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网站,开通信箱,以便搭建一条与民沟通的桥梁。这些想法和初衷,固然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实际行动上的差强人意,却让这种貌似便捷的沟通途径,总是充满荆棘。
    之所以造成政府部门对网络“爱悠悠恨悠悠”的原因:一是有些部门依然没有领悟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和内涵,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二是官员们对网络依然有抵触情绪,甚至对网络这种沟通途径充满矛盾心理;三是网络民意对官员政绩考核尚不具备主导作用,自然也就无法调动官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这些因素,让一些政府部门对网络民意总是摆出一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端庄姿态。
    很多地方政府的网站建得很漂亮,市长信箱、投诉信箱一应俱全。但与这种规范的架势相对应的是:公众的投诉和问题反映要么长时间无人回复,要么回复流于形式。种种现实的反馈让那些表面上重视网络民意的豪言顿时变成了谎言。而这种原本最直接、最快速的沟通平台几乎沦为“鸡肋”。
    如何解开官员们对于网络沟通以及获取民意的矛盾心结,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从制度层面,规范政府官员在网络沟通以及获取民意上的政绩。换句话说,只有将官员对网络投诉的解决效率以及满意度纳入到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并且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或许才能让官员更加重视网络民意,避免信箱荒废一年多居然无人知晓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