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效能监察为灾后恢复重建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截至2009年12月底,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累计开工28021个,占重建任务的94.33%,其中完工项目21874个,累计完成投资6002.74亿元,总体情况良好,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受灾群众和社会各界基本满意。

  四川省纪委监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灾后恢复重建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效能监察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效能监察加快城乡住房重建步伐

  据四川省建设厅统计,该省在汶川大地震后,城镇住房需重建25.91万套,需维修加固受损住房134.86万套;农房需重建145.91万套。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日前表示,无论是从开工还是竣工情况看,农房和城镇住房的重建进度分别排在各项重建工作的第一位和第三位,灾后城乡住房的恢复重建工作走在了各项重建工作的前列。

  2009年,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共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了1148次专项效能监察,发现问题307个,追究责任单位16个,追究责任人30人。

  为确保北川县因灾失地农民安置工作顺利推进,绵阳市委市政府安排了69个市级部门对口帮扶北川县5个极重灾乡镇、84个重灾村7718户、24058名受灾群众。该市纪委监察局安排专人负责对22个市级部门在北川县擂鼓镇开展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室专门安排人员参加北川县曲山镇等5个极重灾乡镇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督导组,对5个极重灾乡镇因灾失地农民宅基地落实、农房重建、安全越冬、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有关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严格问责促效能

  效能问责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去年7月1日,该省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挂牌成立,县(市、区)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相继成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并公布投诉电话,凡违反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定的,均属投诉受理范围。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如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效能建设规定,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重大决策部署,导致在资金物资使用、规划制定实施、行政项目审批等方面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各级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查实后从严处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效能问责规定》和《四川省行政效能告诫办法》实施以来,已追究责任单位4个、责任人员22人。

  2009年,绵阳市纪委监察局通过明察暗访、上门查岗、跟踪检查等形式对该市21个重点单位及部门开展了工作作风和纪律督察,对个别工作纪律松弛、工作不在状态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和诫勉谈话。

  江油市纪委监察局去年共发出监察建议13份,通报批评28个单位,诫勉谈话33人,行政效能告诫3人。对6家施工单位和中介机构在灾后重建项目招投标及履行合同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理,并将2次暗访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通报,促进政务环境优化,维护灾后重建秩序。

  电子监察显威力

  四川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所有的审批事项、审批程序、责任单位和审批标准、时间都上网公布,建立了覆盖省、市(州)、县(市、区)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全省152个县(市、区)实现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三级联网,174个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纳入电子监察监控范围,对行政审批行为进行全程监督。

  去年,四川省对电子监察系统进行了多次升级。现在,该省纳入电子监察的政务服务达到54026项。升级后的系统增加了提前办结率、现场办结率,优化了办理速度和按时办结率等效能指标。

  2009年,绵阳市纪委监察局对全市10个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行了调试升级,新购、新装了43个摄像头,总数达到173个,通过“电子眼”对10个办事大厅近1000名工作人员实时视频监控,坚持每天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例行巡查,重点了解窗口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电子监察系统全年共发出预警督办信号32次,发出黄牌警告6次、红牌警告1次,及时督促个别工作人员纠正上班时间迟到早退、玩游戏、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促使工作人员增强时效意识和责任感,超期办理现象大幅减少,提前办结率提高到了81.55%。(潘则福 记者 尹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