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嘉兴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桐乡市市长   朱海平

  2010年2月3日在桐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桐乡市市长 朱海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全市上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保增长促转型、抓改革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4.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和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09元,比上年增长11%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0.57%。。除进出口总值外,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年来,我们围绕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合力保增促调,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实现利税42.8亿元,其中利润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和4.6%。着力强化企业帮扶,深入开展“走进企业、破解难题”活动,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等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减轻企业负担8.7亿元;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设立市镇两级企业经营危机应急资金,出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并购重组的意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制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和工业结构调整转型行动方案,规模以上新能源、新特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2.7%。继续实施“百家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企业132家、亿元企业20家,总数分别达到1393家和110家。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234人次;国有资产运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3家企业完成国有(集体)股权退出。大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银企对接,新增企业贷款33亿元;企业上市工作取得突破,双箭集团股票上市申请获得通过。

  服务业日趋活跃。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濮院毛衫城、崇福皮毛市场扩建和配套区改建工程加快推进,振东市场集聚区基本形成。旅游经济较快发展,我市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乌镇景区通过国家5A景区省级初评;全年接待游客60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和24.2%。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濮院物流、宇石物流通过国家3A级物流企业认定;24家企业完成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濮院320创意广场建成开业。商贸流通业持续繁荣,家电下乡活动深入推进,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新增汽车4S店5家。3G通讯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3%。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1万亩,粮食总产量18.6万吨。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积极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整合财政支农资金1.2亿元,三大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取得成效;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订单农业6500亩;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04万亩。深化农村合作经济“三位一体”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信用村20个,新建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5家。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增国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只、绿色食品9只。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省级农业信息化示范村5个,发展农民信箱5840户。

  (二)主攻项目投入,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进一步健全责任分解、工作督查和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形成了抓项目、攻投入的良好氛围。全市211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达到98.1%,完成投资104.7亿元。桐昆集团恒通一期等120项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53亿元。濮院羊毛衫市场环贸中心、桐乡世贸中心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建成营业,振石五星级酒店建设顺利推进。高铁桐乡段征迁工作和申嘉杭练杭段委托代建工程如期完成,东宗线航道改造加快推进,杭嘉线管道天然气工程桐乡段基本竣工,特高压工程桐乡段开工建设,220千伏青石变二期扩建等一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

  招商引资态势良好。坚持“四资”并举,配强招商引资力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招商活动。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93个,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6%。新批外资项目29个、增资项目25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2.8亿美元。外贸出口逆势求进,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0.4亿美元,其中出口14.2亿美元。新批境外企业7家,实现境外投资4586万美元。

  要素制约有效缓解。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280亩,新增建设用地5354亩。工业区建设不断加强,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积极推进,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筹划设立高桥新区及临杭经济区,全市工业区新增开发面积6082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1亿元。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引进市外银行1家,全年新增各类贷款84.8亿元;市场化融资实现新突破,城投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工作顺利完成。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强化,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科创中心新孵化大楼建成使用,新建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加强,完成专利授权849件;质量强市战略得到落实,“濮院毛衫”获得省级区域名牌,新增省级以上名牌6只、著名商标4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引进各类人才3752名,其中硕士以上81名。

  (三)完善功能配套,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加快“五区联动”开发建设,振东新区核心区初显形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获省发改委批准,革新区块二期启动开发;中心商务区重点地块拆迁工作全面完成,中虹天地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庆北文教居住区完成庆丰北路延伸、环城北路连接等工程,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项目获省政府批准,振西港区、庆南工业服务区加快开发。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数字城管”工程启动实施,城市公交公车公营体制进一步理顺。城市环境得到优化,康泾塘东岸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国家园林城市通过省级复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中期检查。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7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6%;建筑业进一步拓展,完成总产值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镇村面貌持续改观。完成洲泉镇、崇福镇等城镇总体规划方案和新一轮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两新”工程稳步推进,龙翔街道“两分两换”试点工作扎实开展,12个行政村启动村庄集聚试点。加快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作,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新增受益农户2万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完成农业综合开发3.1万亩、土地开发整理1.6万亩,实施河道综合整治240公里、整治圩区1.6万亩,建成各类生态护岸125公里。农村交通条件继续改善,建成农村联网公路3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

  环境建设继续加强。进一步巩固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节能减排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力度,全市上级“飞行监测”达标率为96.2%;积极推广“零排放”养殖模式,存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积极推进。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及尾水外排工程加快建设,崇福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成营运,全市新增污水收集管网73公里,56家企业实现入网。崇福至大麻供热管网建成使用。

  (四)致力民生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

  社会事业有新突破。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桐高改扩建和二中、八中迁建工程顺利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功组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进;初升高比例达到98.7%,普通高校上线率达到93.5%。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市文化中心启动建设,环城北路游泳场、群众健身苑点等一批文体设施建成使用,实现镇、街道图书分馆全覆盖;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举办广场文化活动50场、电影下乡3600场;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市一院迁建工程加快推进,市麻风康复疗养院、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扎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健康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优生两免”工程全面实施。启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轮修志工作。继续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我市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统计、广电、气象、邮政、通信、档案等工作实现新进展。

  社会保障有新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市新增就业8354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28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和社会化管理率均达到100%。深化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五险合征”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7.28万人;推进住房保障工程和廉租住房扩面工作,新建经济适用房5000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53户;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发放救助金2642万元;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救助困难群众8547人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开展扶贫建房128户,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继续保持100%。城乡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48.9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96.7%。“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积极推进,援建青川县蒿溪乡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扎实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得到完善,老龄工作取得成效。

  社会管理有新进步。深化平安基层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平安桐乡”建设取得四连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机泵站全部安装技防装置,城市老区、新居民聚集区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深入贯彻《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积极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市长电话共受理群众诉求13582件。深入开展人口密集场所、危化品企业和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完成“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任务,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抓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加大整治力度,寄卖、担保、投资咨询等行业规范管理工作取得进展。社会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体系不断健全,应急防控能力得到增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国防动员、人防民防、双拥优抚等工作有序推进。

  (五)注重务实进取,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78件、政协提案286件。依法行政和管理创新得到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进一步扩大;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工商、质监、物价、烟草专卖等工作取得成效。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深化“五型”机关建设,求真务实,合力谋事,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执政为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基层想办法、办实事,十方面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行政许可职能整合工作,市级部门负责审批科室减少77个;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行政处罚裁量权进一步规范,建成镇村二级便民服务中心96个。

  勤政廉政建设不断推进。严格实行“一压缩、两精简、三控制”六项措施,全市日常行政经费同比下降15.7%。探索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大对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以市长经济责任审计为契机,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审计成果运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桐乡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投资持续增长后劲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更加凸显,科技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紧迫;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城乡居民就业增收任务繁重,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有待解决,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工作与群众要求还有差距,安全生产及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少数部门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够、服务效能不高,个别部门工作人员还存在腐败现象。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2010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力促经济全面回暖、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需求减少的矛盾仍较突出;我市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稳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依然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十分紧迫。但我们更应看到,挑战中往往蕴藏着机遇。中央把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市经济总体向好,回升势头比较明显,全市上下也积累了较强抵御风险能力,同时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我市区位优势将更为明显,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景更加广阔。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做到坚定不动摇、清醒不盲目、努力不懈怠,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努力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稳增长促转型,强统筹促联动,重民生促和谐”工作主线,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效能提升年”活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致力改善民生民计,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导向的要求,建议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3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0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更加注重转型升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强化项目推进,增加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注重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需要与可能相结合,扎实推进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加快构筑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城乡经济互促共进、城乡社会和谐共荣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发展经济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基本建设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共享水平,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是更加注重服务优化。正确处理好政府及各部门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牢固树立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坚持具体工作项目化、工作目标数据化、目标完成时限化,高效能、优服务,全面提升发展软环境。

  三、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根据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编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着力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稳定全市粮食生产面积,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积极实施精品农业示范基地提升工程,加快石门等地的高新农业区培育建设;发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作用,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服务组织,新增订单农业1万亩、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新建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5家;强化农业标准制度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只、绿色食品3只;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提高流转土地利用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加快推动工业调整转型。加快毛衫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步伐,扶持发展皮鞋、蚕丝品、家纺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化纤、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特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继续实施“百家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0家、亿元企业10家。加强服务业组织评价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濮院童装市场和崇福皮毛市场配套区建设,加大对振东市场集聚区的培育引导力度,建成振东市场物流场站;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调研谋划,着力将乌镇打造成国际级旅游综合体,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市场互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办好第十届菊花节;加快东兴商厦、香港城等商贸设施的改造提升步伐,推进特色街区和农村、社区商业网点建设,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下乡,推进商贸连锁业发展,丰富餐饮休闲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研发中心3家。加快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创中心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抓好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毛针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报筹建工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抓好中科院新能源中心和台湾大学新能源中心科技项目的引进和转化。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支持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开展各类质量体系认证,新增省级以上名牌3只、著名商标5件,完成专利申请1000件、授权600件。鼓励扶持企业上市,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技能型、创新型、经营管理型人才,提高我市人才总量和层次,全年引进各类人才3500名以上。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新凤鸣集团年产36万吨熔体直纺、新澳集团15000锭紧密纺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切实抓好桐乡汽车商贸城、四季汇二期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积极实施城市防洪四期、丁家桥港环境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认真抓好重点项目前期推进、资金安排和项目管理,积极做好项目筛选、储备、论证和申报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引导和管理,推进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试点。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深入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全年实施土地开发整理6000亩、建设用地复垦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3500亩以上。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新增贷款60亿元以上;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积极引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全力拓展发展平台。把平台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升级、推进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统筹安排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明确规划定位和功能布局,集中力量建设经济开发区、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崇福经济区、高桥新区、临杭经济区五大发展平台,集约发展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全市工业区新增开发面积600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以上。加快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基本完成新能源产业园征迁;抓好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纺织产业集聚区及高新技术区建设;推动崇福经济区皮草产业园集聚提升;健全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启动高桥新区站前区、临杭经济区中心区开发建设。加快镇、街道工业区整合提升,推进“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

  (二)以优化环境为发展保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形象。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中心城区发展格局。有序推动“五区联动”开发建设,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康泾塘东岸永宁段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试点,继续开展开放式小区封闭改造,培育发展物业管理;抓好市区绿化改造。深化城市“畅通工程”,优化交通组织,整合市区公共停车资源,缓解市区停车压力。全面实施“数字城管”,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鼓励外拓建筑业市场,稳定和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两新”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规划,深入实施龙翔街道“两分两换”试点,全年启动33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完成农房改造集聚任务。深入推进扩权强镇,实施一批新市镇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项目,重点抓好濮院镇、洲泉镇和经济开发区的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新一轮“1+X”规划点延伸。完善河道保洁等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实施“1+X”规划点区域内30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3个。培育农村创业发展平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城乡交通网络,完成崇硖公路高桥段改建、桐德公路石门至河山段改建等工程,抓好钱江通道北接线一期征迁,开工建设科洲公路大麻至洲泉段,加快东宗线航道二期改建工程。完善高铁交通配套设施,完成高桥至火车站公路改建工程,启动世纪大道延伸段工程,保障高铁桐乡段顺利建设。推进电网电压序列优化试点,重点实施500千伏桐乡变、220千伏安兴变和110千伏浮石变等一批输变电工程,提高城乡供电能力,稳定供用电秩序;完善城乡供水、供气、供热、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网络,启动市区至屠甸、乌镇次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推进自来水二、三级管网改造,逐步推行城乡供水同网同价。

  抓好生态环境治理。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各项工作,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网络建设。加强用能监管,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非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深入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对制革、印染、化工等行业的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建清洁生产企业8家。基本完成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及尾水外排工程,加快推进污水入网工作。落实养殖业污染防治长效监管机制,推广畜禽生态化养殖模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积极探索并论证市外引水工程,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以开放带动为重要举措,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招商资源,打造桐乡整体招商品牌。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对外合作、合资,把引进资金、技术、品牌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实效。强化招商选资,注重项目投资强度、吸纳就业、财税贡献等要素的论证,重点加强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的招商力度,引进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坚持内外资并举,引进市外内资30亿元。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差异化考核,推进招商队伍建设,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培育壮大各类外贸经营主体,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出口品牌,调整优化外贸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实现进出口总值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充分发挥海关、商检等办事机构服务职能和展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出口风险预警预测,健全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应对贸易壁垒的联动机制。鼓励企业赴境外投资设厂、承包工程、开发资源,全年实现境外投资3000万美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三项政务改革,推动便民服务机构向镇村延伸。稳步推进医改工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行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城市公交公车公营改革,年内取消市域范围二级及以下公路收费。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开展新一轮生猪屠宰点调整撤并工作。

  扎实推进区域合作。加快接轨上海步伐,积极开展与上海在市场、旅游、农副产品等方面的对接,做好“世博经济”文章。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推进与杭州在城际公交等跨区域项目的合作建设,增强符合我市产业导向杭迁企业的转移承接能力。积极做好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工作,全面完成援建青川县蒿溪乡的各项任务。

  (四)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扶持学前教育,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高新课改,初升高比例保持在97%以上。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完成桐高改扩建工程和二中、八中迁建工程,实施乌镇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和实验幼儿园城北分园新建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新居民子女教育水平,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谐文化、创新文化,引导发展企业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市文化中心和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继续做好广场文化和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认真办好“子恺杯”第八届中国漫画大赛、首届丰子恺漫画艺术节和第四届群众文艺“菊花奖”评选活动。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高质量做好第14届省运会有关赛事项目服务工作。

  加快发展卫生等事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健康城市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保障机制,统筹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成市一院、洲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加快康慈医院二期建设,启动大麻、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扎实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深化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加快市计生指导站标准化建设。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完善新居民服务管理。认真抓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轮修志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加快发展科普、史志、广电、统计、通信、邮政、气象等事业。继续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民防、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老龄事业发展。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城乡服务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多渠道增加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强化欠薪防范和处置,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强化社会保障。健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五险合征”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类保险参保率。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切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快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和救灾救济活动,加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切实改善各类困难弱势群体的生活。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开展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建设。

  推进平安建设。强化综治基层基础,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和影响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桐乡”建设;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程有关工作。积极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实施全员维稳责任制,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公共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做好信访、市长电话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类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和烟草专卖监管;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继续抓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做好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加强对寄卖、担保、投资咨询等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全面完成“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和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广泛开展公众诚信教育,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各位代表,我们在全面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实事:就业方面,净增就业岗位7000个,培训各类劳动力80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社会保障方面,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确保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规定领取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医疗保障方面,继续实施150种常用药品同价廉价制度,稳步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提高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人均总筹资标准达到300元。住房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建经济适用房15000平方米;加大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力度,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60户。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确保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总工作量的60%;加强新居民子女学校安全管理,扩大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农村环境建设方面,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疏浚河道220公里,整治圩区1.8万亩;建成生态护岸130公里,其中植物护岸80公里;大力实施村庄绿化,新增重点防护林1000亩。文化建设方面,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300场以上,组织广场文艺演出50场以上、电影下乡3000场以上;新增群众健身苑点30个。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方面,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布局,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500个,更新城乡公交车39辆,新建城市公交停靠站40个、港湾式候车亭14个。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完成三年企业污水入网计划任务,并规划实施新一轮污水入网计划;大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公共安全方面,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隐患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危化品企业、居住出租房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产三项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对桐乡发展和对全市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的理念,永不懈怠,勤奋工作,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切实强化政府服务。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理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改善就业、教育、医疗、出行、住房等条件,扩大公共服务。把帮扶企业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重要工作来抓,继续落实企业减负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大对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扶持力度,支持企业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行政许可职能整合,加强效能监察,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努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畅通群众发表意见、反映问题、诉求利益、参与政务的渠道。

  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稳步推进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健全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着力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强化行政层级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切实加强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好桐乡“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程监管,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注重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对各类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健全债务管理机制,规范举债行为。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双百”工程建设要求,强化执行力,提高执行效率,狠抓工作落实,在落实中求突破,在落实中求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教育引导机关干部用心工作、敢于负责、勇破难题,加大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责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推进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审计工作,强化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营造实干高效、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中共桐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桐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