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我市信息化工作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做好今年信息化工作,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根据自治区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按照市委、政府总体工作任务,2010年全市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市委、政府2010年总体工作任务,继续推进“数字乌海”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步伐,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平台、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推进第三产业信息化建设。
二、2010年信息化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组织领导工作
全市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抓住建设“数字乌海”和推进“两化融合”的机遇,不断加大信息化工作推进力度。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职责清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三区政府、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工作机构,结合全市信息化工作大局,认真做好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发展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信息化工作宣传力度,突出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数字乌海建设
1、数字乌海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
严格按照《数字乌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任务设计书》各项要求,抓紧组织项目实施,年内完成国家测绘局委托自治区国土厅组织的项目验收工作。认真做好地理信息平台、支撑环境以及数据库的建设,重点抓好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应急指挥等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同时,保障财政配套资金到位,争取国家、自治区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更大的支持,并加强对全市各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2、数字乌海整体规划建设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委托中国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编制的《“数字乌海”总体规划方案》,尽快完成编制和评审工作。
(三)电子政务建设
1、市数据平台建设
市数据平台目前已经建成运行,正在开展全市各相关部门数据交换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继续加强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做好各部门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年内实现数字乌海地理空间数据库、全市人口数据库、宏观决策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等数据科的查询和比对功能。建成市政府公共服务数据外网和市政府数据服务内网。建设安全可靠动态管理的数据交换机制,强化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
2、电子政务城域网建设
按照“五统一”原则,整体规划市行政审批大厅、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等办公场所的电子政务城域网,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为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网络保障。做好市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中心等新建项目的弱电和网络规划工作。根据全市网络租用调研情况,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城域网络,清理各别部门不合理的、重复的网络线路。扶持和推动无线城市建设,完善移动办公OA系统,扩大3G信号覆盖范围,提高移动网络服务质量。
3、门户网站建设
按照《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强政府信息的开发和管理,突出乌海特色。提升在线办事服务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程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办事服务需求。推动政府网站互动保障机制的建设。同时,加快政府门户网站集群建设,整体推动全市各部门门户网站建设。做好全市各级门户网站的考核工作,提高政府网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4、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抓好相关行政审批业务“一站式”办理、数据视频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启用移动办公系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变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
1、组织、引导、扶持“两化融合”建设
我们要继续抓好“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工作,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循环经济、企业管理、项目开发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企业,做好“两化融合”立项、申报以及资金扶持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工作,近期将下发《乌海市“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深入调研“两化融合”现状和进展情况、开展深层次培训工作,提高各方面认识。联合移动乌海分公司、乌海学院,年内建成乌海“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培训基地。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进行企业“两化融合”诊断工作,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
2、信息化便民服务一体化工程建设
继续加强与医保、银行、商业网点、电水气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做好系统之间的对接,保障资金安全。创新发展模式,开发新功能和新服务,切实做到方便、快捷、一卡多用。争取年内发卡30万张,以医保为基础,逐步覆盖公共事业交费、居民消费等多个方面。
3、信息服务业建设
加快市企业综合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提升网络信息服务业水平,加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在“小三角”区域合作力度,建立以乌海为中心的区域信息服务一体化。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总体要求,加快“三网融合”建设步伐。
(五)农牧业信息化建设
建设农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扶持和引导汉森、田野等龙头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做好产品生产、销售、配送网络化管理,迅速提升企业规模和知名度。同时,加强农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应补贴方案,快速提高农区宽带网络普及率,拉近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作新突破。
(六)民生信息化建设
加强劳动保障、民政、建委等部门民生信息化建设。按照自治区有关民生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完善低保信息系统和廉租房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七)社会信息化建设
1、市民健康信息系统
加快启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深入调研,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根据我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建立市民健康档案,降低市民看病成本,提高医疗资源共享水平。积极推动远程医疗合作,提高我市医疗卫生发展水平。
2、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乌海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认真做好数字城管信息系统项目招标、监督和建设工作。结合市情,突出实用,提高监管水平。以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我市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3、“数字校园”建设
继续发展“数字校园”建设。扶持和推动电信营运企业不断完善“数字校园”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开发更为全面的功能,服务学生、老师和家长。年内推广至全市所有中小学、职业技术、高等院校。
4、网络文化宣传工作
做好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的对外宣传工作,建设十二运官方网站,为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工作,做好第二届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专题报道等工作。发挥网络媒体高效、迅速、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强化书法城建设宣传力度,树立书法品牌。
(八)《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最新思路,了解信息化发展最新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反复调研和论证,认真做好《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九)信息化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制定和实施信息化人才引进机制,推行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软环境建设,积极引进和储备信息技术人才。把信息化人才引进工作作为重点,加强储备信息化人才工作力度。同时,加快推动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信息化人才培训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培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督促和指导各培训点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化技术技能培训业务。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切实搞好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工作。开展“两化”融合培训、“数字城市”建设培训、电子政务培训,建设高素质稳定的信息化专业队伍。
三、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主要措施
(一)坚持以数字乌海建设为目标,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1、按照“数字乌海”总体规划要求,选择重点项目、基础项目、基础数据库建设,有序推进,分布实施。
2、三区、市直部门、驻市单位联动,以应用促发展。
3、以数字医院、数字学校、数字社区等数字化建设为示范,开展数字化建设,以奖代补,支持工作开展好的部门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4、抓好项目经费落实,搭建共享数据平台,多方投资共建应用系统。
(二)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原则,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认真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推动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鼓励发展新型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方向,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可持续、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做好“两化融合”项目储备和人员培训及技术中心建立工作。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信息化,促进物联网发展。围绕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推广“两化融合”技术,开发信息产业。
(三)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
推动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政务信息资源,支撑政府核心业务。建立政府部门及驻市单位的网络联动,网上在线服务、“并联审批”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机制,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和行政效率。
(四)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调度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
确实发挥信息化“一把手”工程的作用,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信息化工作,解决存在问题。抓好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特别要发挥各通信公司的基础支撑作用和业务拓展潜力,参与信息化建设。保证信息化经费的持续投入机制。
(五)加强人才培养,坚持人力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第一主力军原则。
把信息化人才引进作为第一要务,多储备信息化人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化培训工作。每个单位和部门最至少有一到两名信息化技术人员,综合部门应配备更多的人员,并建立管理或推进机构。
做好2010年信息化工作,启动“数字乌海”建设,促进“两化融合”建设,推动我市信息化工作深入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我市有关信息化工作部署,务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