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不能成为摆设
来源:检察日报 更新时间:2010-02-24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年):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为视角》中称,全国43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市的政府门户网站,有半数以上不及格。一些政府网站信息不集中、网站信息获取不方便,有的链接网址还带病毒,还有的地方政府有2个网站同时运营等(2月23日《南方都市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近年来我国网络民主政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为和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不仅信息来源极广,而且超越了传统的时空、地域与身份限制,使人们实现了手脚、耳朵等身体器官的功能延伸,从而不仅可更为自由、深入、真实地反映、了解与把握情况,而且也能使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与扩展。

  实际上,这些年来,在诸多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与处理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体制与社会力量的有机对接,互联网不仅正在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及其官员了解民意、听取民声、汇聚民智、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而且也大大激发了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热情与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在网上表达意见,反映情况,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民主权利。这种在网上有序参与和表达民主政治权利的形式,使得中国的民主政治面临一个日益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各界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

  然而,正如报道所披露的那样,如今一些地方政府的网站,要么是长时间不更新,要么是信息错误,要么是回复不及时……从而不仅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媒体批评指责的对象,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互联网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发展。因为这种不公开不透明不及格甚至犹如信息迷宫的政府网站,不仅难以获得最为真实、高效的社情民意,难以真正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也难以在各级政府与广大的网络民意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难免会逐渐影响到广大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难免会影响人民对网络民主政治的信心。

  为此,各地各级政府不仅要从促进互联网民主政治的高度重新加以认识与重视,而且应逐渐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政府网站正常、健康地发展与运转。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与升级现有的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考核、评估与问责、惩戒机制。对于那些考核测评不合格、不达标,人民不满意的政府网站,不仅要及时曝光,及时整改,也要对相关领导及其责任人进行及时的处置;而断不能只把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民主政治的重视,放在口头与书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