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通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来源:江苏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通州分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业务运营为契机,因地制宜地落实上级公司“深耕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方针,围绕2009年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要求,全面聚焦农村通信市场,成为通州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分公司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政府推动为依托,以融合营销为统领,以‘平安农村’创建为契机,以‘天翼+iTV’村建设为突破,以渠道升级为手段”的农村信息化推进思路,按照农村市场特点加快资源配置,根据农户消费的便利性规划营销渠道,收到了显著效果。

    聚焦农村市场需求

  农村地广人稀,各乡镇的经济、文化、消费习惯千差万别,不扎扎实实开展市场调研,细致分析目标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就不可能制定出受到群众欢迎的营销方案。

  通州分公司主动参与镇(村)干部工作会议,全面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优势项目情况和农村市场主体的信息化需求,对农村信息化推进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展开交流,广泛征求意见;以中心支局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调查,了解农户对信息产品的需求,收集第一手资料。经过数据汇总、加工,形成了一批包括特色彩铃、“天翼+iTV”、“电脑+宽带”等较强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争取政府部门支持

  农村信息化建设起点低、条件相对落后,需要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组织。只有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强化交流、沟通,争取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形成互为促进的共赢关系,才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获得政府支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州分公司安排人员陪同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多次深入各乡镇,了解、指导、督查信息化推进工作,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紧扣“以信息化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分批次邀请镇、村领导上门参观电信档案陈列室和天翼3G业务演示厅,展示中国电信厚重的企业文化和丰富的信息化产品,共商信息化建设大计,为后期建设、营销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提升农村网络能力

  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进铜退和C网优化步伐,采用多网融合的建网方式,迅速提升农村用户感知,有力承载更多信息化应用。同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解决好建设过程中征地、供电、赔偿等问题,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建设成本。

  2009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分公司投资2500万元,先后组织开展“闪电行动”和“跨越行动”,实现了C网信号无缝覆盖,农村用户对C网的感知度大幅提升;开展光纤扫楼活动,对农村现有的商住楼、专业市场、集镇小区展开拉网式梳理,大力新建室外机柜和小型接入点机房。在自然村村村通宽带的基础上,使具备条件的农村区域全部实现光纤接入,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带宽瓶颈问题。

    重视信息应用传播

  农村用户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行为具有从众特征。因此,采用农户容易接受的方式加大宣传,树立“灯塔”型用户,提高他们对信息致富的认识,帮助他们熟悉信息化新业务、新技术,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和业务应用的辐射推广已成为当务之急。

  通州分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帮助农户形成“上网不难、上网不贵、上网有用”的观念。一是坚持开展送教下乡。分公司与农林局合作,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综合信息服务点,组织中、青年农户开展上网技能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30期,受众达1350人次。经统计,现场演示的全国各地蔬菜、禽蛋、生猪等价格信息网上查询和销售信息发布、视频聊天等内容最受欢迎。二是实施“网上村村通”工程,指导、协助村委会制作村级门户网站114个;举办通州区“中国电信天翼杯”镇区、部门网站建设评比活动;为镇、村制作一批个性化彩铃,既宣传了镇、村形象和特色产业,又提升了农户信息化技能和兴趣。三是利用“五一”、“十一”假期,举办现场演出,穿插进行信息化实用知识有奖问答;以中心支局为单位,利用节假日、集会、庙会机会,上街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单页,现场演示无线上网等信息化应用。四是将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员等培养成应用典型,通过他们引导信息化消费,打造口碑传播。

    加快业务融合推广

  农民是最讲求实效和实惠的消费群体,对产品价格比较敏感。因此,要让农村信息化“叫座”,就必须灵活融合多种应用服务,针对农民消费心理,打造受欢迎的营销模式。

  通州分公司以融合打包的信息化产品积极参与“家电下乡”活动。分公司面向农村市场推出6档e6手机版套餐、4档e9基础套餐、7档尊享e9套餐,突出“我的e家”融合套餐免收国内漫游费卖点,促进手机销售;融合天翼、宽带、iTV等业务,实施组合体验营销,打造“天翼+iTV”村,实现业务双向拉动;支持通州乡镇道路扩建,在农村杆路实施迁移过程中,升级乡情网,统谈天翼村、镇建设,形成互补优惠。在响应政府号召的同时,发展天翼团购用户近4000户;主动参与“平安通州”建设,创新开发“邻里安防互助报警系统”,拓展固话应用,融入移动元素,实现以应用保存量、以融合拓增量,形成农村联防联网的有效格局,得到了广大农村用户的认可;制定“电脑+宽带”优惠措施,与品牌电脑公司合作,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降低消费门槛,保证农户买得起、用得起。2009年12月22日,通州天翼用户总数在本地网率先突破10万户。

    促进农村渠道建设

  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将产品和服务送达消费者的媒介,也是收集消费者反馈信息的途径和手段,直接影响客户感知,对农村信息化进程起着决定作用。

  为方便农户办理业务,通州分公司加快了渠道布局和升级。在272个行政村设置了396个电子缴费点和180个空中充值点,并逐步升级,建成综合信息服务点212个;拓展社会渠道,兴建合作营业厅8个;对十总、五甲等11家自有营业厅进行升级、改造;组建电子渠道外呼外包队伍,实施精确营销。

    支撑“村官”信息服务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市场的未来领袖,是信息化火种的传播者,是农民信息致富的领路人。通州分公司历来重视做好大学生“村官”的信息服务工作。分公司为70位大学生“村官”免费安装宽带,并优惠提供天翼手机,开通亲情电话服务;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农村信息化培训;成立大学生“村官”信息服务专业团队,支撑大学生“村官”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协助进行村民培训,拉动信息化消费需求,树立“信息致富”领路人形象。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这为下阶段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州分公司将不遗余力聚焦“三农”,不断丰富信息化产品,完善渠道体系,提升服务能力。通州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将越迈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