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化发展历程与电子政务外网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政府大事记及政府信息化发展历程

  1984年2月,小平同志在上海少年宫视察时,讲到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80年代末,政府提出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部门设置打字员;

  90年代初,税务行业开始设置机打发票逐步取代手工发票;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计算机为中心的IT建设。9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大力购置计算系统,进入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以简单的单机应用为主,如:打字录入,将原有的模拟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开始设立与信息化相关的部门,通常命名为“计算中心”。

  90年代末,政府部门开始着手建设内部局域网;

  2000年,金税、金盾等政府纵向网络建设,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

  2003—2007年,电子政务外网(金宏)工程为代表的政府横向网络建设;

  政府信息化的第二阶段,以网络为中心的IT建设。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初,政府部门在信息化领域着力建设各自的局域网、纵向网络,随之开始建设各自的门户网站。政府的纵向网络(金盾、金税等)建设、横向互联建设(金宏)均在这个阶段发生,与信息化相关的部门随之更名为“网络中心”。

  2007—至今,平安工程、数字城管、政府灾备、数据中心、应急指挥、安全等级保护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开始逐步开展。

  政府信息化的第三阶段,以数据为中心的IT建设。近年来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步由网络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政府共享灾备、应急指挥、平安城市等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按照数据的类型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各自纵向部门OA结构化数据集中与处理,如数据大集中的数据中心;另一类是以视频、语音等为主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平安工程、应急联动等。如果按照数据的使用方式来分,又可分为数据集中存储与处理和数据灾备两类建设。

  通过以上回顾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电子政务)——存储(数据中心、政府容灾),可以看出信息化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发展阶段亦符合IT-CMM(IT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定义。

  二、ITCMM / IT能力成熟度模型

  IT-CMM是H3C提出的关于信息化发展阶段的模型,其有助于用户更加清楚的掌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了解自身信息化所处的阶段以及下一个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

  IT-CMM(IT成熟度模型)模型

  

政府信息化发展阶段与电子政务外网IT成熟度的定义


  对照IT-CMM的五个等级,从政府信息化部门的命名可以看出IT发展的不同阶段重心的转移,早期与信息化部门相关的部门叫计算中心,后来更名为网络中心,再后来更名为信息中心,到现在的信息办等等,可以看出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中心逐步由计算——网络——数据——管理职能转移。

  IT-CMM 1:

  单业务应用(终端型)。用户有了计算机,如:早期政府的计算机部门主要是用来完成打字任务。但这个时期几乎没有网络应用,如最早开始的计算机+打印机的模式,主要完成文件的数字化。如过去用餐、住宿所开的发票都是手写,而现在基本都是机器打印,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替代”,其主要作用是由计算机替代原有的手工劳动。

  IT-CMM2:

  2级与1级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网络的出现。而用户的终端也有了基于C/S架构的应用,如同我们在2000年时候使用的火车票查询系统一样,但如果其系统版本出现更新,就得重新下载安装新的版本,因为在IT-CMM2级主要以C/S的架构为主。最早出现的政府OA系统,是该级的一个特征,主要是为了完成单一部门的应用。同样,早期十二金工程均出现在该阶段。此时局域网与广域网得到了大量的建设。

  IT-CMM3:

  第3级最显著的特征是数据大集中,数据大集中是信息化从计算机时代迈向信息时代的最主要的转折点。如同2001年开始的金融数据大集中一样,金融业在2000年左右发现自己业务上的一些问题:区域银行与省行之间要实现数据同步,跨行取款存在严重的不方便,以挂失信用卡为例:2000年时挂失信用卡要等上一个星期,如果一个星期之内信用卡被盗用,这些消费都将由失主买单。而在数据大集中之后的今天,只需要打个电话就可以实现即时挂失,这便是数据大集中带来的好处。实际上政府的部分行业已经完成了3级的初步阶段,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气象的数据大集中等,只不过没有金融彻底。目前,绝大部分的银行已经完成了全国的数据大集中,而政府的部分行业处于省级大集中后期及全国大集中的开始阶段。

  当前国内的绝大多数政府单位正处于IT-CMM2后期、IT-CMM 3级的初级阶段。

  IT-CMM4:

  目前很多的对信息化要求比较高的行业用户已进入该级别,如中国移动、沃尔玛、招商银行等大型企业,而政府行业绝大部分还未进入该级别的IT建设。进入第4级,最显著的标识就是BI(商业智能)的广泛应用,即对第3级出现的集中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行数据挖掘,像移动公司推出的如神州行(客户要求网络质量良好)、动感地带(学生主要是发短信为主)、全球通(商务人士)等等一系列的卡,所有的这些市场行为都是针对用户消费的情况以及行为习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而得出。

  IT-CMM5:

  第5级我们目前还是展望,当IT成熟度能够达到这一级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就上升为基于智慧的竞争,而国家也将成为一个基于智慧的社会团体。

  三、政府信息化三大解决方案的演进

  将政府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应IT-CMM的等级标准加以分析,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归结为是三大解决方案在不同阶段的演进,它们分别是:泛联网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数据挖掘与决策系统。

  泛联网解决方案:泛联网包括广义互联网和物联网。广义互联网主要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政府的办公局域网、政府纵向网络(金盾、金税等)、政府横向互通网络(电子政务外网/内网)等均属于广域网联网范畴。物联网主要是指物物互联的网络,是互联网的进一步延伸至物体端,如RFID技术、3G智能终端、智能家电等,实现人物交互,从目前信息化的建设来看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主要还处于广域互联网建设阶段,物联网的建设刚刚才进入概念阶段。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关键词包括虚拟化、数据大集中。政府信息化在基础平台搭建之后开始进入以数据为中心的IT建设,数据集中是第一步,最初的省级/地市级的数据集中是数据中心的雏形,进入到IT-CMM3级,数据大集中往往是物理位置分散,逻辑数据大集中,虚拟化技术成为数据大集中的前提,虚拟化从概念上可理解为多变一或一变多,通过逻辑的虚拟实现数据的统一集中或分散管理调度。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包含对两种类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即: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处理中心与以视频为代表的非结构化数据的调度中心。

  数据挖掘与决策系统: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决策。实际上在IT-CMM4级的IT建设重点将是对IT-CMM3级阶段集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决策,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对各部门的集中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找出新的机会点或是问题点,有利于帮助政府做出更好的决策服务于公众。例如:在冰灾应急事件发生时,政府决策部门需要了解的信息是多维度的,像交通信息、气象信息、医院信息、物资信息等等,如何能够快速的对目前各维度的信息进行及时提取并快速做出决策,这时对数据的挖掘与决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四、电子政务外网与政府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关系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外部业务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其业务包含政府对政府、政府对公众、政府对企业。但在IT-CMM2级的建设阶段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均是单一纵向业务系统建设,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相互割裂不能互通,如企业要办理某一业务可能为此要跑遍政府的多个部门。

  所以将电子政务外网上的各部门业务数据的共享可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信息发布、部分的OA业务互通实现,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属于IT-CMM3级的初期建设,其主要目的为了解决在IT-CMM2级建设的各独立的纵向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实现“统一规划、制定标准、走向集成”。

  那么为什么说电子政务外网是IT-CMM2级的后期IT-CMM3级的开始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电子政务外网除了纵向办公业务之外很重要的是横向的政府部门间的业务互访,即:横向资源拉同。而IT-CMM3级以数据为中心的IT建设,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共享与统一,即数据中心的建设。所以实际上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只是为“IT-CMM3级的以数据为中心的IT建设”铺好基础道路。

  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进入IT-CMM3级将演变为“电子政务外部平台”的建设,即在搭好基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外网)之外IT的建设中心将会向数据中心与灾备、统一安全策略、统一的管理与运维转型,我们称之为“后电子政务时代”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的建设。(文/许立宪)